下笔处与通篇布局 & 成济的悲剧
作者用很多笔墨介绍自己的用心之后,小说具体情节就开始了。在对司马懿父子的政治生涯作了概括性简介后,他写的第一个情节是“司马昭弑君”的故事。看到这里,我想就历史演义小说从哪里开始下笔为好这一问题,进行一下自己的论述。
首先我们对比《三国演义》历史而言,三国实际形成于219年~280年,标志是:1,魏国建立;刘备称王;孙权为夺取荆州向曹操称臣,后被封为吴王。2,三足鼎立局面自219年开始宣告完成,各势力范围基本固定。刘备稳定了西川,夺取了汉中大部;曹操讨平雍凉,巩固了对北方的统治;孙权夺取了荆州,虽名义上臣服曹魏,实际是独立的。
而《三国演义》的时间跨度则长于三国形成的历史,其主要情节起于184年的黄巾军起义,终于280年西晋灭吴。罗贯中为何要从黄巾军起义一事下笔呢?这是因为东汉无宦官党锢、外戚争权则无天下之蔽;无天下之蔽则无人民起义;无人民起义则无群雄割据;无群雄割据则无三足鼎立。欲写三国成因是要追述到黄巾军起义的。
而且,从小说塑造人物的需要来看,三国主要角色如刘备,关羽,张飞也是因为黄巾军起义才登上历史舞台的。换句话说,是黄巾军起义引出了刘关张。故作者从黄巾军起义下笔,便于很快把主要人物呈现出来,符合文学写作的需要。由此可知,既与情节布局构成因果联系,又能服务于主要人物出场的情节,才可作为比较合适的起笔点。
《两晋演义》也是出于这种考虑而选择从“司马昭弑君”写起。因为作者不是要写两晋历史全传,而是重点突出两晋败亡之根苗与过程,所以,他不需要穷根追源去写司马懿父子如何一步步经营仕途,如何逐渐掌权、夺权的兴起阶段的——当然,作者在其《后汉演义》中已经对这一阶段有过创作,也是他不再赘笔的原因之一。
他着力于刻画那些从起初就为西晋灭亡种下种子的重要人物。其写“司马昭弑君”主要是为了写司马昭的“功狗”——贾充。西晋灭亡贾充一门要承担极大责任。所谓“司马昭弑君”,在前台唱主角的正是贾充。作者从这里下手符合通篇布局的需要,也有利于把读者的视线引向这个重要角色——后面一系列故事都有他的参与,而他还能把很多次要角色串联起来。司马昭弑君是作者下笔的文眼,贾充的情况则是作者推进情节的文脉。
以上,我分析了作者选择落笔点的部分原因。下面则说说成济兄弟的悲剧。
在论述之前,我先简要叙述一下司马昭弑君事件的过程。
这件事情发生在曹魏甘露五年夏,即公元260年阴历五月的一天。曹魏第四任皇帝曹髦(是年20岁)因不堪忍受司马昭谋朝篡位的野心和权势一天天膨胀且皇权日益败落的冏状,遂决心讨伐司马昭。但是,满朝都是司马昭的势力,御林军都是司马昭挑选的,曹髦根本无兵可用。于是,他集合殿中宿卫、苍头、官僮等几百人,以孤注一掷的心理,对司马昭发起了自杀式攻击。
这种情况当然瞒不过司马昭的耳目,他得到消息后,就命贾充带兵去迎战。书中写到贾充只带了二三百人,与曹髦遭遇后,双方爆发了惨烈的战斗。而曹髦一方占据优势。在就要把贾充打败的关头,成济兄弟带领着部下赶到了南阙(战场)成济在贾充的指挥下加入战团,亲手杀死了曹髦。
曹髦一死,司马昭出来演戏了。他是痛哭流涕,大哭曹髦,并杀了成倅、成济兄弟,还夷灭其三族,向天下谢罪。这自然是找替罪羊的做法了。
对此事的描写上,《两晋演义》比较简略一点,也没有《三国演义》写的好看,细节上也有不同。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把两本书都写到的这个内容,比较着欣赏一下。我个人感觉,《两晋演义》把成济兄弟写的更蠢了,讽刺意味还可以;《三国演义》里面的成济兄弟稍有头脑,悲剧性更大一些,对司马昭的批判性较大。《两晋演义》里头成济是后来赶到,一听贾充的话,不由分说上去一戈就杀死了曹髦;《三国演义》里面成倅、成济是跟着贾充一块去的,其他人面对曹髦都不敢动。于是,贾充才命成济动手,而成济动手之前还问了一句“要死的,还是要活的?”在贾充说了“只要死的”之后,成济才动手杀了曹髦。
《三国演义》对司马昭杀成济兄弟的情况也有细节描写(《两晋演义则是一笔带过》)写到成济被刀斧手往外拖走时,他还不断大骂:“是贾充传你的命令要我杀天子的!”这一句话突出了成济的可悲,司马昭的可恶。听到成济这样骂,司马昭立即命人把他的舌头割掉了。
一般来讲,后世都把成济、成倅当作可悲的走狗,没有人对他们同情,没有人觉得他们可怜。我认为,他们不过是被坏人当枪使,最后反被主子卸磨杀驴的弃子。谁让他们当初助纣为虐、为虎作伥的呢?
而现在的人思维较活跃,很多人看了这个故事后,就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你是成济,你会怎么办?言下之意,当然是想强调成济很无奈,他作为司马昭的人,又怎能不听指挥?不听话的下场会比听话的下场好一点吗?
对于这个问题,我是这样想的。成济不是没有其他选择。在当时的情况下,如果非要做一个选择的话,按照利益最大化的考虑,那么,自杀将是最好选择。就是自己死了,可以不承担罪名;同时,司马昭将不得不放过甚至优待自己的族人。
自杀前则可以效仿豪杰,说几句名言。如:弑君是大不忠,背司马公之恩则是不义。我只好一死全德。为人孝者,不怒人之父母;为人慈者,不绝人之嗣。我家人的福祸全在晋公了。
如此则不失义士之名,又能保住家人。惜成济兄弟念未至此!
生僻字词、典故学习
1,苍头:1.指以青巾裹头的军队。《战国策·魏策一》:“今窃闻大王之卒,武力二十餘万,苍头二千万。”
2.指奴仆。《汉书·鲍宣传》:“使奴从宾客浆酒霍肉,苍头庐儿皆用致富。”颜师古 注引 孟康 曰:“汉 名奴为苍头,非纯黑,以别於良人也。”
3,形容头发花白,指老人。
2,卤簿。中国古代帝王出外时扈从的仪仗队。蔡邕书中曾记载:“天子出,车驾次第,谓之卤簿。”汉代以后,后妃、太子、王公大臣皆有卤簿,各有定制,并非为天子所专用。
3,燔柴。1.古代祭天仪式。将玉帛、牺牲等置于积柴上而焚之。
2.烧火用的柴。
4,岐嶷。[ qí yí ]
《诗·大雅·生民》:“诞实匍匐,克岐克嶷。”朱熹 集传:“岐嶷,峻茂之状。”后多以“岐嶷”形容幼年聪慧。
5,靷。古代拴在车轴上拉着车前进的皮带。共两条,前端系在车衡的两旁。
6,典午:司马别称。午肖马,典者司也,故旧称司马为典午。
7,肜 róng 1. 中国商代祭祀的名称。指祭祀之后第二天又进行的祭祀。如:肜日(肜祭之日)
2. 姓。3.(chēn)船航行的样子。
8,菑 [ zī ]
1.初耕的田地。
2.开荒:“厥父~,厥子乃弗肯播。”
3.姓。
[ zì ]
1.插入:树立:“察其~蚤不齵,则轮虽敝不匡。”
2.枯死而未倒的树:“周公之状,身如断~。”
3.车辐插入毂中的部分。
9,赙 拿财物帮助 人办丧事: ~金 。 ~赠。
10,缞 cuī 古代用粗麻布制成的丧服
11,毓 [yù] 养育,生育,培养。
12,庥 xiū,遮盖,覆盖 ,庇护的意思。
13,恝视 jiá shì,意思是漠视。看轻。无动于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