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下班路上给闺女打通了电话,老公出差不在,纠结发视频还是打电话,后来选择了打电话。婆婆接通电话依然是有事说事,没事儿就别耽误孩子吃饭的态度。我依然不爽,可也依然无能为力。好像同样作为母亲的婆婆永远理解不了我对孩子的牵挂,也总认为她照顾孩子很好所以孩子不需要我。
罢了罢了。不理解就不理解吧!所以她儿子我老公就是那种性格了吧!我不能让我的孩子变成她爸爸。
我说我要和我闺女说说话。直截了当。也挺爽。
闺女嘴里吃着饭,一句“妈妈”,就能感觉到属于我们母女之间的想念。放轻松,问问闺女吃饭怎么样,答案还不错,奶奶休整过后状态还不错,捡着孙女爱吃的做,孙女也很捧场,吃嘛嘛香。
再问问学校的事情,闺女兴奋地说,妈妈,他们语文老师夸我字写的好,还聪明。数学老师也夸我聪明。音乐老师还夸我唱歌好听。我家闺女的自豪感和荣誉感作祟,也算动力十足。看来适应环境不错。我说有点遗憾没有了古筝社团课,闺女自己觉得还好。对班级离卫生间近这个事情相当满意,有了那种想啥时候喝水上厕所都不担心的坦然。从这点来说,换学校解决了这个后顾之忧,上学期都快引发心理疾病了。
问问弟弟表现如何?姐姐回答的干脆利落,“还行”。我估计也行,随叫随到,随时候命等待姐姐召唤,再不行就有点挑剔了。
婆婆补刀永远落不下。说弟弟影响姐姐学习,姐姐自己做作业爱磨蹭。唉,虽然已经想到,也听过无数遍,可还是得安慰。让爷爷在跟前看着姐姐,奶奶可以在外面陪弟弟玩,不容易影响心情。刚好爷爷也不会念叨,弟弟也不会嫌爷爷不陪。嗯,似乎这是个不错的安排。突然觉得自己也可以变得更委婉更聪明。
闺女对新环境的新鲜感让她各种欢喜,为娘的甚是欣慰。晚上还是要和儿子视频一下了。真不放心。不知道新幼儿园适应的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