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看到食堂菜单时,我最讨厌吃的“猪头肉”果然又赫然在列,便暗暗下定决心不在食堂吃饭,后来想起自己身上没有半毛钱,还是怏怏去了食堂,我却惊奇地发现,想象中难吃的猪头肉其实也还好,不喜欢吃的儿菜,味道也凑合。
其实之前的很多次,我都是因为看了食堂菜单,一旦看到有自己不喜欢、或印象中不好吃的菜,便不会去食堂吃饭。然而昨天的猪头肉事件,让我发现,自己竟犯了先入为主的错。
先入为主,其实和以貌取人有共通之处。猪头肉相比于猪耳朵,我想更多人的人会选择猪耳朵。为什么?可能猪头肉会让人联想起那肥头大耳的蠢样,和哼唧做声的怂样。我仔细想了想,自己为什么一听到猪头肉就直觉恶心,原因无二。
对于这个发现,我感到有些唾弃自己,没想到自己有一天也成了这样先入为主、以便概全的人。就好比我心里总暗暗嘲讽那些找男女朋友非帅哥美女不可的人一样,但嘲讽别人又是很不一样的。换位思考一下,我如果找对象,当然也希望对方容貌不差。想到这一层,我又惊觉,原来我还有“双标”这一特点。这种想法得赶紧打住,否则待会儿挖出自己越来越多的隐藏的本质,我大概要对自己失望透顶。
大学的时候特喜欢一句话,“如果你还会和别人生气,那说明你教养不够”。在大学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样这句话警示自己,当时觉得“没毛病啊”,生为一个人就应该都自己有所要求。再长大一点,我简直嘲笑那时的自己。如果不会和别人生气,那我可能离圣人也不远了。但是细数古往今来,真正有资格被称为圣人的也只有孔夫子他老人家。而被尊称为“圣人”的孔子,也并不是一樽任何时候都不会生气的雕像。既然受后世熟人尊重、学习的孔夫子都还没有达到任何时候都喜怒不形于色的程度,那作为一个普通人的我,就算做不到这一点,也无妨。
小时候无法理解“有缺憾才算完美”的意思,随着年岁渐长,也算略微明白一二。人非完人,孰能无过。如果一丁点的瑕疵缺憾都没有,那断不是真正的鲜活的个人,或许是个依科学家的精密计算而制作出来的机器人。
我能够感受到许多生活的滋味,也是因为我有各种缺憾才能实现。如果我不挑剔外貌,那我一定从来不会感到“惊为天人”的美貌;如果我不挑剔菜品,那我断然分不清楚世间美味为何物;如果我对人没有喜恶,那我怎么明白爱情、友情和萍水相逢的缘分?
生活的美好和神奇,就像无数个朝向不同方向转动的齿轮一样,用过于理性的眼光和公式,永远计算不出下一秒会有哪几个齿轮相互咬合、相离或重叠。
从前看过《阿甘正传》,我自觉看透了这电影,兴冲冲地找到朋友打算与他论一论这部内涵电影。当他耐着性子听完我的见解后,却说我并没有看懂这部电影。当时我叫嚷着争论,非要和他分出个高下来。殊不知,多年后的现在,我才慢慢明白了电影开头的第一句话,“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是什么味道”,也就更别提开头后的很多内容了。
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我永远不知道下一颗是什么味道,但若真的热爱生命,珍视这美好神奇的生命,不论如何都要尽情品尝这盒巧克力的各种滋味,才好。
040" @g�H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