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期三天的培训结束了,这次培训,有收获有疑问有遗憾,记一记:
首先说收获。
听了一学期的课,磨课议课的过程实在是大有助益,总算能在工作室这次培训实战和头脑风暴后能听懂同学们说的什么事后梳理也能大致搞清楚怎么得出的结论,这是收获一;
学习了李老师解读“秋雨”的群文课例,对还原写作思维很感兴趣,特别是最后一天的实操,比照写秋雨的写作思维,虽然独立解读朱德《我的母亲》并没有梳理出什么,但在得到同组熊晓梅的帮助后参与了扎实的思维碰撞,我也能化繁为简(至少是当场)将基于文本每一段梳理出的问题模型统整出来,这让我深刻体认到了同伴合作学习的用处,之前自己的教学中,走过场的合作学习过,效果不好,现在意识到只要有真正值得探究的问题,展开同伴互助头脑风暴是很奏效的手段。此为收获二。
李老师关于写作母题《生命中的重要他人》课例分享,对于典范文本的寻找分类再各个澄清核心知识点的过程给了我很大启示,没有群文意识,不懂利用群文的思维解决写作问题,实在是不得行了。生活中遇到问题,要基于问题寻找解决路径,工作中指导写作却基本靠亲自操刀改,实在是消极得很。收获了一种意识,这是收获三!
当然,收获的同时也有疑问:
首先是在写简报的过程中,发现结构简报是个问题。一直用最老套的“首先”“接着”“然后”“最后”串连文字,能有什么好办法指点而二一?
然后是昨天写简报的时候注意到的,由于没有弄清楚什么是思维模型思维图示写作思维,导致在表述培训内容的时候不晓得该怎么说,这是第二个问题。
还是有遗憾:
关于文本细读的方法有哪些,在什么时候应用,想深入了解,没得行,此为遗憾一;
了解了思维类型,学习了张雯运用思维类型设置问题模型的写作案例,还是云里雾里,如果能有更充足的时间好好消化反复实操就好了,此为遗憾二。
自去年春节前培训破冰之旅,到现在已经一年,当时的触动仍然历历在目,想能够有更多的浸入式学习比如这种三天的培训,因为李老师平时你也很忙,没法有更多的时间开展研修,像我这种笨学生,走一步退两步,此为遗憾三。
以上文字算作小结,虽然跟同伴比还是是差,但努力跟进有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