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篇》六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译文:“出则弟”也作“出则悌”;“泛”也作“汎”;“余”也作“馀”
孔子说“弟子们在父母跟前,就要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顺从师长;言行要谨慎、要诚实可信、寡言少语;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文献知识”
解读:1、入则孝:在家孝顺父母——父母作为修炼的对象
2、出则悌:出门要尊重他人,与他人友善——用他人作为修炼的对象
3、谨而信:不夸夸其谈,说到做到——用事情做修炼
4、泛爱众而亲仁:对世界和他人好——修炼自己的心灵
5、文:与“质”相对应。文是外在表现,礼、乐、射、御、书、数
质:内在的淳朴、品德、本质。
人的本质比外在的表现要重要。看一个人要看他的品德、道德标准等内在的东西,而不是外在的那些。古人发明的“衣冠禽兽”这一成语,就是对“文胜而质衰”之人最好的评价吧。
总结:(1)这句话告诉我们作为一个人最基本的道德标准就是孝顺、友善、诚信、有爱心。如果连这些都做不到,那学习再多外在的东西都是枉然。如果我们要交友也是要交这样的人。
(2)谁也不想把自私自利毫无诚信的人当成朋友。对父母都不孝顺的人,又怎会对毫无血缘关系的人好;一个只爱自己的人又怎会真心付出的去爱别人;没有诚信、成天欺骗人的人又如何能得到别人的信任呢?
(3)这也是一个修炼的过程。除了自修、共修以外,还要同父母修、用事情修、只有不断地修炼、不断地进步,我们才能更好的成长。这也是给所有人学习的路径和进阶的态度。
在我看来只有这些标准都做到了,才能算得上是一个拥有基本道德的人,才是值得我们深交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