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至南越,南越王恐,顿首谢罪,愿奉明诏,长为藩臣,奉贡职。于是下令国中曰:“吾闻两雄不俱立,两贤不并世。汉皇帝,贤天子。自今以来,去帝制、黄屋、左纛。”因为书称:“蛮夷大长、老夫臣佗昧死再拜上书皇帝陛下曰:老夫,故越吏也,高皇帝幸赐臣佗玺,以为南越王。孝惠皇帝即位,义不忍绝,所以赐老夫者甚厚。高后用事,别异蛮夷,出令曰:‘毋与蛮夷越金铁、田器、马、牛、羊。〔〖胡三省注〗以越为蛮夷,故曰蛮越。〕即予,予牡,毋予牝。’〔〖胡三省注〗予,读曰与。牡,雄也;牝,雌也。恐其蕃息,故不予牝。〕老夫处僻,马、牛、羊齿已长。〔〖胡三省注〗师古曰:齿已长,谓老也。处,昌吕翻;下同。〕自以祭祀不修,有死罪,使内史藩、中尉高、御史平凡三辈上书谢过,皆不反。又风闻老夫父母坟墓已坏削,兄弟宗族已诛论。〔〖胡三省注〗师古曰:风闻,谓风声传闻也。诛论者,以罪论死也。坏,音怪。〖按〗当时古音,或方言读音。〕吏相与议曰:‘今内不得振于汉,〔〖胡三省注〗言为汉所贬削,不得振起也。〕外亡以自高异。’〔〖胡三省注〗亡,读曰无。〕故更号为帝,自帝其国,非敢有害于天下。高皇后闻之,大怒,削去南越之籍,使使不通。老夫窃疑长沙王谗臣,故发兵以伐其边。老夫处越四十九年,于今抱孙焉。然夙兴夜寐,寝不安席,食不甘味,目不视靡曼之色,〔〖胡三省注〗张揖曰:靡,细也。曼,泽也。〕耳不听钟鼓之音者,以不得事汉也。今陛下幸哀怜,复故号,通使汉如故;老夫死,骨不腐。改号,不敢为帝矣!”
齐哀王襄薨。〔〖胡三省注〗谥法:恭仁短折曰哀。〕
上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召以为廷尉。吴公荐洛阳人贾谊,〔〖胡三省注〗班志,洛阳县属河南郡。〕帝召以为博士。〔〖胡三省注〗班表:博士,秦官,掌通古今,秩比六百石,员多至数十人。武帝建元五年,初置五经博士;宣帝黄龙元年,增员十二人;属奉常。〕是时贾生年二十馀。帝爱其辞博,〔〖胡三省注〗言其赡于文辞而博识也。〕一岁中,超迁至太中大夫。〔〖胡三省注〗班表:太中大夫,掌论议,无员,多至数十人,秩比千石;属郎中令。〕贾生请改正朔,易服色,定官名,兴礼乐,以立汉制,更秦法。〔〖胡三省注〗正朔,谓夏建寅为人正,商建丑为地正,周建子为天正。秦之建亥,非三统也,而汉因之,此当改也。周以火德王,色尚赤。汉继周者也,以土继火,色宜尚黄,此当易也。唐、虞官百,夏、商官倍,周官则备矣,六卿各率其属,凡三百六十。秦立百官职名,汉因循而不革,此当定也。高祖之时,叔孙通采秦仪以制朝廷之礼,因秦乐人以作宗庙之乐,此当兴也。谊之说虽未为尽醇,而其志则可尚矣。〕帝谦让未遑也。
【白话】
陆贾到达南越。南越王赵佗见了文帝书信,十分惶恐,顿道谢罪;表示愿意遵奉皇帝明诏,永为藩国臣属,遵奉贡纳职责。赵佗随即下令于国中说:“我听说,两雄不能同时共立,两贤不能一时并存。汉廷皇帝,是贤明天子。从今以后,我废去帝制、黄屋、左纛。”于是写了一封致汉文帝的回信,说:“蛮夷大长、老夫臣赵佗昧死再拜上书皇帝陛下:老夫是供职于旧越地的官员,幸得高皇帝宠信,赐我玺印,封为南越王。孝惠皇帝即位后,根据道义,不忍心断绝与南越的关系,所以对老夫有十分丰厚的赏赐。高后当政,歧视和隔绝蛮夷之地,下令说:‘不得给蛮夷南越金铁、农具、马、牛、羊;如果给它牲畜,也只能给雄性的,不给雌性的。’老夫地处偏僻,马、牛、羊也已经老了,自以为未能行祭祀之礼,犯下死罪,故派遣内史藩、中尉高、御史平等三批人上书朝廷谢罪,但他们都没有返回。又据风闻谣传,说老夫的父母坟墓已被平毁,兄弟宗族人等已被判罪处死。官员一同议论说:‘现在对内不能得到汉朝尊重,对外没有自我显示与众不同的地方。’所以才改王号,称皇帝,只在南越国境内称帝,并无为害天下的胆量。高皇后得知,勃然大怒,削去南越国的封号,断绝使臣往来。老夫私下怀疑是长沙王 阴谋陷害我,所以才发兵攻打长沙国边界。老夫在越地已生活了四十九年,现在已抱孙子了。但我夙兴夜寐,睡觉难安枕席,吃饭也品尝不出味道,目不视美女之色,耳不听钟鼓演奏的音律,就是因为不能侍奉汉廷天子。现在,有幸得到陛下哀怜,恢复我原来的封号,允许我像过去一样派人出使汉廷;老夫即是死去,尸骨也不朽灭。改号为王,不敢再称帝了!”
齐哀王刘襄去世。
文帝得知河南郡守吴公治理地方的政绩为天下第一,就召他入朝做廷尉。吴公推荐洛阳人贾谊,文帝就召贾谊进京做博士官。当时贾谊年仅二十多岁。文帝很赏识贾谊的文辞可观和知识渊博,一年之中,就破格提升他做了太中大夫。贾谊请文帝改历法,变换朝服颜色,重新审定官名,确定汉室的礼仪和音乐,以建立汉朝制度,更改秦朝法度。文帝以谦让治国,无暇顾及这些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