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韦庄说,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我道无事莫登高。古人每于登临之际,便多生岀许多感慨。如陈子昂登幽州台,念天地悠悠,怆然涕下;辛弃疾登健康赏心亭,把栏杆拍遍,恨无人会登临意。
庸碌如我辈,登到高处竟也开始忧国忧民起来了。
北京今年格外雨多。下雨了,蒙尘的草木似乎都有了活气,变得水灵起来。端午将近,初夏的暖湿气候竟然颇似江南。
沐着微雨,我与友登上京西的小山头。山头不大,树荫正浓。然触目所及,是一座座高大的铁塔,一台台巨型龙门吊,和一幢幢建设中高楼大厦。那些钢铁的巨人,一字排开,叉手叉脚立在小小的山头上,睥睨一切。仿佛在说,可怜的人,嫌弃我们碍眼是吗?这广厦千万间可都是我们建造出来的,你们掏空六个钱包终其一生也未必买得起。
遥想小学时,老师最爱布置的作文题目是《我的家乡》。小学生们这样写道:我的家乡在××山下,××河畔,那里稻花飘香,炊烟袅袅…如今家乡日新月异,换上了新装,四处烟囱林立,厂房宽敞,连小燕子飞回来都要迷路,惊叹我的家乡变化大!我一定要好好学习,为祖国早日奔“四化"添砖加瓦!
如今人到中年,被生活毒打了一轮又一轮,终于知道什么是图样图森破了。
现代性是一个宏大的命题。似乎所有的问题都可以放在这个框架下去思考。西方神话故事中的亚当夏娃被逐出伊甸园,正是人类被放逐的隐喻。在中国,春运潮中拼上老命也要返乡的农民工,像极了逆流而上拼死回到上游出生地产卵的鱼。现代化浪潮下人们都是一条失去原乡的鱼。即使在这些钢铁巨人建来出的鱼缸中吃得再精致,也难掩乡愁。
最近网传有乡下的土猪扬言要进城,去拱城里的大白菜,少年豪情可嘉。殊不知城里的月光可能还没有乡下亮,白菜也虚大。土猪们可能奋斗一生连个最后像样的猪圈都捞不上。
人到中年,真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了。犹如退潮后的永定河,碧波退却,露岀丑陋的河床,河底枯枝乱石上挂满狰狞的水草。那又怎么样呢?正如罗曼.罗兰所说,真正的英雄主义,是看透了生活的真相依然热爱生活。人生是一条单行线,总不能还没起跑就认怂吧?那么向前看,跑起来,像那个奔跑的阿甘。不管前路如何,总归是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祝所有不愿就此躺平的我们都能在奔跑中得到救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