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
鲫鱼汤
家里的鲫鱼已经是好久好久以前吃的了,最近一次的鲫鱼汤,是信阳。以前的鲫鱼都是河里捞起来的,那时候的水,还干净些。早晨早些起来的时候,还能看到有人划着竹筏,在河里网鱼,后来就没有了。河里的水,不是干了,就是脏得要死,下水道的水,都往河里去了,路过,还能闻到臭味。一到雨季,河水都是黑色的,一条河,半黑半绿。
水好鱼才好,以前的鱼,不腥,只简单的煎过,放上几片姜,加盐加水煮,鱼汤就是白色的,一把葱,起锅。这便是最鲜美的汤。鱼肉或直接吃,或捞起来淋上酱汁,就又是一道菜。家里人总会说,这鱼肉,多甜。
鱼头汤
鲢鱼的鱼头会用来打汤,没有什么肉,打汤正好。汤里常放的有豆腐,放豆腐,鱼汤会更白;放腐竹,炸过的腐竹能让汤更香,不过我们更多放的是不炸的腐竹。小时候,鱼头按个卖,一块钱一个,现在,已经许久不吃鱼头汤了。
红烧鱼
吃鱼肉,一般吃鲢鱼。买回的鱼,切成一块块,用酒、姜、蒜、盐、酱油、豆粉腌着。小火烧热了油,一般,会多放一些油,把鱼倒锅里,快速翻几下鱼,然后摊平,就不动他。小火煎着,直到鱼的侧边稍微有点熟,翻个面,把辣椒、蒜、配菜放下去继续煎。煎到差不多,加水下去,等到水开,用酱油把豆粉化匀,均匀的倒下去,过一会就可以起锅了。这道菜的成功,一在腌鱼,二在煎鱼。爷爷喜欢吃鱼,这是家里最常做的菜。记得小时候,我可喜欢吃鱼,特别喜欢吃鱼眼睛,也没有人跟我强。后来,不知什么时候起,就不爱吃鱼了,觉得鱼特别腥,不好吃。可爷爷奶奶依旧吃鱼,和以前一样,和以前一样的做法。
蒸鱼
有一段时间,爷爷从别人家学来的做法,蒸鱼。也是鱼肉先腌好,放酒浸辣椒、姜、蒜,上锅蒸5分钟。爷爷要看着钟的,多了不行,少了也不行。那段时间,我又开始吃鱼了。
还有就是清蒸鲟鱼了。超市卖的鲟鱼不大一条,但是很贵。以前,吃鱼都是草鱼、鲢鱼、鲫鱼,后来,开始吃起来鲟鱼。家里很少买,印象,有一次过年做过,还有一次,奶奶专门买来给我吃。就是清蒸,这鱼不腥,也没什么刺,简简单单的做法。葱姜蒜、辣椒,酱油、油。
炸鱼块
奶奶偶尔过年的时候会炸鱼,一整条鱼切成小块,腌了盐,就下锅炸,一条鱼,往往要炸上一下午。我中午不睡午觉尚常常犯困,觉得困乏,可奶奶总是干着活,就不休息,劝也劝不动,因为活没人干。奶奶总说,现在家里脏了就脏了,干不动了。
炸的鱼块都是当小零食,或者小菜吃的。一般,炸好的鱼都会放冰箱,慢慢吃。
还记得,应该是小学的时候,有一次我妈也炸了鱼,不过是小鱼,很小的那种,还没巴掌长。炸好的小鱼干就是零食,过年时,有客人来就会拿出来摆上。过年时,摆桌上的有果盘,装些梅子果脯一类,瓜子常常拿一个大一些的果盒装。还有一个果盘,会装一些熟食,比如香肠、牛肉干、猪肝、鸡翅、鸭小肠之类,也会装些小鱼干。
鱼冻
鱼冻算是家里一道老少皆喜欢的菜,或者,不算道菜。鱼冻其实就是做红烧鱼时,装不下盘的菜汤,我们常常会多放一点水,然后,多出一碗菜汤。多出来的菜汤,冷了后放冰箱,他就会冻起来,吃起来的口感就跟果冻一样,不过是咸的。
在腊鱼干的时候,会有一些内脏,鱼泡这类东西,我们是会吃的,还有一些零零总总的东西。这些东西腌过后,用油炒香,然后加水,水烧开加混匀的豆粉,倒出来,装盆里。冬天不用放冰箱,冷了就会冻起来。这就是冬天餐桌上才会有的鱼冻,经常,舍不得一次吃完还留到第二天。留到第二天早上,拌面条吃。
有的菜,慢慢慢慢就从餐桌上消失了,没有人知道原因,有的,一直在,就连味道,都是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