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上几篇我们讲的马基亚维利主义的内容,的确听上去有一点小阴暗、小厚黑,因此,为了平衡这种阴暗和厚黑的氛围,我们今天就从正面来讨论,君子该怎么利用逻辑规则来保护自己。
俗话说得好,“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我再加两句话:逻辑谬误处处有,要靠法规道义彰。怎么说呢?就是一些坏人,他会故意地制造一些逻辑谬误,把大家的思路全部搞乱。同时,又有一些人会利用逻辑论证的知识,为他们的一些邪恶目的所用。而好人也要团结起来,利用逻辑论证的这种力量,为自己的利益伸张正义。好人怎么利用逻辑论证的力量把事情给办成了?这个基本的规则是什么?一句话,就是罗伯特议事规则。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
罗伯特议事法则,是对于逻辑之理、语义之理和经验之理的综合运用。它通过一些具体、明确、可操作的条目,来保障相关逻辑规则在社会生活中的落实,适用于各种会议。
罗伯特议事法则:普遍适用的开会手册
罗伯特议事规则一听就和老外有关,显然和一个叫罗伯特的人有关。这个人全名叫亨利•马丁•罗伯特,是一个美国的将领。他在1876年的时候出版了一个手册,这个手册就概括了当时美国国会是怎么开会的,把开会的程序加以简练化和程序化,使之普及于各行各业,你干什么都可以按照这个规则来办。所以,你说罗伯特议事规则到底是为开哪一类会而准备的?答案是,什么都可以。只要你想安安静静地坐下来,规规矩矩地把这个事给讨论下来,你就得用罗伯特议事规则。
现在中国人坐在一起开会,你说一句我说一句,偏题的、搞人身攻击的都没人管,扯到后来基本上就是比谁的嗓门大,谁的气场足。甚至在辩论赛当中,通过各种各样的办法来故意制造逻辑谬误,吸引大家的注意力、博眼球,这也是屡见不鲜的。
我这里也说一句,虽然罗伯特议事规则是来自于美国国会,而且和法庭的讨论也有一定的关系,但是它在其他会议中有很大的用处。我们下面来讲讲罗伯特议事规则的具体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