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学习这个话题好像不是什么新鲜的事了,从小到大我们都经历过学习这件事,那不就是上学嘛!我们每个人都上过学,难道上过学就等同于会学习了吗?
我有个朋友他的孩子去年上高中了,孩子学习一直都很不错,据说今年又被学校重新筛选进入重点班,作为的亲戚朋友都为他感到高兴,这本来是件好事。可是最近我这位朋友说:他很后悔,甚至极其无奈。后悔孩子上了重点班,无奈学校给孩子施加了太大的压力。他的孩子每天都有非常多的家庭作业,孩子放学后回到家除了吃饭就是做作业,几乎每天都要写到凌晨一两点钟,早上五点之前还要设闹钟起床继续做作业,作为家长我这位朋友看到学校这种安排很是郁闷,为了让孩子有时间休息,他就向学校撒谎,谎称孩子身体不舒服需要请假,其实只是心疼孩子,担心孩子不能很好的休息而影响听课效果。说到这里,恐怕你也看透了学校老师采用的教学方法了,好像只剩下勤奋了。
一直以来我们都对勤奋毋容置疑,每一个想要出人头地的人都需要经历非常人的勤奋努力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甚至有人还推出了一万小时定律,不论你从事什么工作,只要坚持做一万小时都能成为这个行业的佼佼者。这个逻辑成立吗?假如这个定律成立,我们学校的老师或者门卫的大爷只要工作年限超过15年以上都可以出类拔萃,结果真的是这样吗?好像那里不对啊?这些老师或者门卫大爷也没有像某些人说的只要坚持做一万个小时就能成为佼佼者。
但是纵观历史和现在好像处处都不缺行业精英。他们都只是靠坚持做到一万小时就成为行业翘楚吗?他们不光做了足够长的时间,最重要的是他们不允许自己停留在当下的水平上,拒绝自己在舒适区止步不前,拒绝自己处于无意识状态,要求自己跳出舒适区,这是令他们不断进步的主要原因。如果他要学习某技能,他会去找行业最优质的老师,用一个老司机的思维方式进行练习,直接抓住重点。也就是把前人的经验封装,形成自己的方法论,不断的刻意练习。为了得到整个系统的知识,你要积累本行业更多的概念,明确这些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再把整个系统的知识拆分成一个个小的模块,形成知识罐头,拆分的越细越好。练习成型的套路,经过反复大量的练习,形成新的神经元链接,最终把一个个的小的模块进行缝合练习。假如他练习吉他,小模块练习的过程当中外人是听不出他具体弹的是哪首曲子。
除此之外还要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或者反馈环境,与之前形成对比,及时发现问题。回到文章开头我朋友孩子的处境,学校安排大量的家庭作业,占用学生大量的休息时间暂且不说,主要是违背了小模块刻意练习的规律,已经掌握的旧知识和尚未掌握的新知识不能统一对待,学习的重点是持续做自己不会做的事,而不是在已经会做的事情上浪费时间。
以上都是有效学习的方法。学习不光强调学更重要的是习。贱习是检验学的成果,形成客观的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