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流》读书笔记

       好久没上简述了,惊喜的发现上一篇获得了不少朋友的喜欢,任务备受鼓舞。那以后,我就用简书记录一部分读书笔记内容,这样把书中的重点展现出来,希望可以给朋友们带来收获。

     《心流》这本书呢,也是一本心理学的书籍。读完以后对自己的心态提升还是有帮助的。本书讲的主要是自造一个让自己投入的内心秩序,有六本序,第一章心流,快乐源泉,第二章控制意识,改善体验的品质,第三章心流的构成要素,第四章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心流,第五章感官之乐,第六章思维之乐,第七章工作之乐,第八章人际之乐,第九章挫折中如何自得其乐,第十章追寻生命的意义。下面我来分享每章的重点内容及感想。

在序里面有讲到,心流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一部分。意识系统需要秩序,其无序时人们就会焦虑,烦躁。所以一个稳定的心态有利于秩序的建立。米哈概括了心流的成因和特征:第一,注意力。第二,有一个他愿意为之付出的目标。第三,有即时的回馈。第四,因全神贯注,日常恼人的琐事被忘却和屏蔽。第五,达到了忘我的状态。自寻目标的时代,集中注意力是造就心流的关键。世界上大多数奖励的动机是控制你。有句话,智商高的不要选择跳棋,要选择围棋,它能长久的吸引你。

       心流等于幸福,生活的品质取决于控制意识的能力。一个人可以不管外界发生什么事,只靠改变意识的内涵,使自己快乐和悲伤;意识的力量也可以把无助的境况,转变为反败为胜的挑战。注意力是笔无价的资源,控制意识最明显的指标就是能随心所欲地集中注意力,不因任何事情而分心。注意力与自我的相互塑造。挑战与技巧的黄金比例。为了达到改善体验品质的目的,必须迎接更大的挑战,应用更高层次的技巧。明确目标与即时反馈,即时反馈非常重要。有乐趣的活动目标稳定、规则分明,挑战与能力水准相当,自我受到威胁的可能性极小。“自成目标”指的是做一件事不追求未来的报酬,做这件事本身就是最大的回馈。实现心流的五大要素:1,觉得自己的技能足够应付当前的挑战;2,在一个目标明确,规则分明的行动体系中,3对于自己表现的好坏,随上可以得到清楚的回馈;4,注意力非常集中;5,自我意识消失,时间感扭曲。实际上,宗教就是创造意识秩序的最古老最野心勃勃的尝试。我们逐渐认清,我们的道德观只适用于自己的文化。在此信念下,不能用一套价值标准去评判另一套价值标准。文化是对混沌的一种防御。我们这个时代最讽刺的一个矛盾就是,大量的闲暇并不能转化成乐趣。心流较强的那组人能关闭其他咨询的管道,只把注意力集中在接收闪光的刺激上。在困难和威胁几乎使我们陷于瘫痪时,我们必须找到投注精神能量的新方向,一个不会受到外来力量影响的方向,以便肯定自己的控制力。感官之乐,改善生活品质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学着去控制身体和感觉。让人暂时摆脱习惯的身份,扮演不同的角色,体验不同带来的乐趣。关于配偶相处,双方若不能致力于从相处的关系中发掘新的挑战,学习新的技巧,并充实双方的感情,彼此厌倦是无法避免的。肉体快乐会轻易把精神能量吸干,无法再去追求其他目标。控制本能欲求,不要成为享乐欲望的奴隶。

好奇心(所有知识的种子),乃是愉悦的最纯粹形式的反映。记忆是科学之母。是否事业也是如此,如果工作不能让你产生心流,那么成就也就不会太高?有人认为,快乐与自信能使人心无恐惧,因此是最高的善。在企业中,一方面良好的工作需要高度的技巧,并能提升自我的复杂性;另一方面,被迫做不需要技巧的工作,往往造成精神熵。出乎意料的是,心流大多出现在工作的时候,绝少在休闲时发生。支持性的社会人脉也能减轻压力,当一个人可以依赖别人情绪上的支持时,就不太容易被疾病或其他不幸的事件击倒。先改变自己,再改变世界。挫折中如果自得其乐?人生的悲剧在所难免,但遭受打击未必与幸福绝缘。人在压力下的反应,决定他们能否转祸为福,或只是突然受苦受难。苦难是人生的契机,利用它,而不是去控制它。每个人都必须受过苦,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勇气是应变的开始。一般人谈起他们最佩服的某个人的理由,大多数无外乎勇气过人,不畏艰难。他们坚持自己深信不疑的事,不在别人的反对之下退缩。适应型防御,为了成功,可以遵守一套并非出于自己选择的游戏规则,往往是强者必备的特征。避免过于自我。人生的意义就在于寻求意义。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第一章 心流,快乐的源泉 最优体验:将体能与智力(/注意力)都发挥到极致的时候。 善用自己的体验:不以社会...
    Tim_Gu阅读 1,196评论 0 1
  • 第七章 工作之乐 一个人能在工作与人际交往中找到心流,就已踏上改善生活品质的正途了。 一个人若能把握和创造环境中的...
    旦卉阅读 1,793评论 0 0
  • 第四章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心流家庭环境的影响 有些人等公共汽车时能保持心情愉快,而有些人却不论置身多么愉快的环境...
    旦卉阅读 898评论 0 0
  • 感觉《心流》这本书很厉害啊,刘苏里讲过、万维钢作序、何帆也曾提及,不过总觉得缺了点什么。现在我总结下读书笔记,算是...
    舟半程阅读 612评论 0 0
  • 荐 语 你是否有过这样一种体验? 迎着风慢跑,坏心情随汗液排出了体外; 地铁上,读到一本好书,竟然坐过了许多站; ...
    金色弧线阅读 1,428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