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身乃人生头等大事

《小窗幽记》中有这样一段话:“天薄我福,吾厚吾德以迓之;天劳我形,吾逸吾心以补之;天厄我遇,吾亨吾道以通之。”意思是,倘若上天让我福分浅薄,那我便提升自身德行去迎接;上天使我身体劳累,我就用内心的安闲舒缓来补偿;上天阻碍我获得顺遂的际遇,我凭借提升修养让前路通畅。

人生充满各种不同的际遇,它们未必都契合我们的主观意愿,会有坎坷,会遭遇与内心所求相悖之事。所以,我们应当向内探寻。如何向内求呢?“厚德载物”“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向我们揭示了加强自我修养、提高德行的重要性。

在人的一生中,有顺境也有逆境。我们该如何正确看待顺境与逆境呢?《菜根谭》中说:“处逆境,周身皆针砭药石,砥节砺行而不觉;居顺境,眼前尽兵刃戈矛,销膏靡骨而不知 。”若能从这个角度看待逆境,它便是磨练我们心性的载体;而身处顺境时,若得意忘形,顺境就会成为将我们推向另一个极端的引子。因此,身处顺境要居安思危,处于逆境要用坚韧的内心去迎接和挑战困难。

在这喧嚣纷扰的红尘世界里,不少现代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 我们该如何应对生活中的纷繁复杂,减少甚至消除焦虑呢?其实,人体就像一个小宇宙。宇宙中有风雨、有四季,人体这个小宇宙也应道法自然,以内心的从容应对外界的纷扰与瞬息万变。

杨绛先生曾说:“我们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明白,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修好身是我们参与一切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的重要前提。

我们该如何修身呢?我认为,在生活中,我们既要读有字之书,也要读社会这本无字之书。正所谓“天地阅览室,万物皆书卷”。

在众多书籍中,中华先贤的经典著作尤其值得我们细细品味,比如四书五经、《老子》《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等。《小窗幽记》中提到:“宠辱不惊,肝木自宁;动静以敬,心火自定;饮食有节,脾土不泄;调息寡言,肺金自全;怡神寡欲,肾水自足。”

由此可见,当我们调整好情绪、饮食等,身体自然也会趋于健康。 因此,要在阅读中领悟经典、践行经典。

其次,做事务必三思而后行。

事情做完后,无论好坏,都“吾日三省吾身”。对于做得好的事,反思成功之处;对于不尽如人意的事,思考问题所在及改进方法。

如此,通过学习、思考和人生阅历,不断自省,向内探寻,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实现内心自洽,这便是人生较为理想的状态。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