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看完《月亮与六便士》,第一次看还是上大学的时候,读到克兰德抛弃妻子,以为是一本讲婚姻不幸的故事,那是婚姻距离应该还有一个光年的距离,于是我就弃读了!最近新书未到,随手翻起来才发现是我想偏了。
这本书说的是有个在证券交易所工作的中产男叫思特里克兰德,在工作之余上了夜校学绘画,学了一年便突然抛弃妻子,只带上100美元,之身前往巴黎绘画,最终四处流浪,穷困潦倒,病逝在一座小岛上。生前画不为人所知,死后,却被评为作画天才,一度与梵高齐名。
翻译成白话文就是身边一个证券白领男小明,年已40,突然抛弃妻子,带上100块去北京学画画,杳无音讯,朋友找到小明,小明说不让他画画就是让他死,穷困潦倒之际,一位朋友收留了小明,小明却和朋友的妻子厮混在一起,这位朋友伤心之余离家出走,只愿小明善待自己的妻子,然而不久小明就厌倦了,离开了朋友家,朋友妻子自杀。数年后小明去世,他的画突然走红了,小明被誉为第二个梵高,走上画画界神坛,故事结束。
品读一些细节:
这个男人是如此普通:
“当查理太太把我介绍给她丈夫的时候,他不冷不热的同我握了握手,我看到生的魁梧结实,约40岁,五官端正,一看就是忠厚老实、索然无味的普通人,一个证券交易所的经纪人,他是一个尽责的丈夫和父亲,他事业有成,生活幸福,但是没有什么特别的。”
他离开后朋友受妻子委托找到他,他说:
“我告诉你我必须画画,我由不得我自己,一个人要是跌进水里,他游的好不好都是无关紧要的,他必须挣扎出去,不然就得淹死”。意思就是思特里克兰德说他必须要去画画,不然他就得死。
他对相濡以沫十七年的妻子如此评价:“女人,就知道爱情,我已经养活她十七年”那张脸上充满了鄙夷。
所以,即便往日舒适的生活一去不复返,即便居住在破旅馆,即便四处流浪,根本没有一丝丝的后悔。
看完了心里有东西在碰撞,天才/庸才?我很欣赏他,但我不是天才。思力特兰德是天才,嗯,但他知道自己是天才吗?
不知道,他是个证券经理人,只是偷偷学了一年画,学了一年还画的十分普通,老天都在说您就这水平了,别画了。
思力特兰德知道自己离开舒适的家会穷困潦倒吗?
大概率是知道的,毕竟100美金并不能支撑一个中年男人生活很久。
思力特兰德知道自己死后作品会火上天吗?
不会。
那就是他不知道自己是天才,他做好生活不如意的准备,作为一个庸才,他去追梦了。
这根本不是什么勇气、梦想、敢闯敢拼的事,归类于这些太过于狭隘,这些也难以支撑这个平凡的中年男人的所作所为,这应该是血性和灵魂的高度统一,战胜世俗和肉体,用整个灵魂去探索。
这不是一个婚变的故事,更不是一个天才离家出走的故事,是一个极端的人天性释放之后的疯狂,伤害危难之际收留自己的朋友一家,在衣着褴褛之时不忘初心,坚持作画,可恶又可敬!是告诉像我一样平庸的人,不是天才,依然可以自由追梦,不负此生。
当下,谈起梦想的时候,坐在对面的如果不是挚友,话到嘴边不知道打了几百万次折,甚至是朋友压了又压忍不住也会小心的加上一句“我一直有个想法,XXX,嗨,我就嘴边说说”。生怕自己一不小心的真情流露成为他人的笑料。在现实中,有多少人死在了梦想实现的前一天,敢于追梦的人都是勇敢的,至死不渝,终其一生,可是看看平凡的自己,说实话,我做不到。
抬头看见白月光,想起诗和远方以及那难以说出口的梦想;低头看见路上的六便士,摸到了手边工作和一眼无际的平淡。
其实我觉得,抬头看见白月光,想到诗和远方以及梦想好开心,低头认真工作,好好生活,捡起自己的六便士,更开心,哈哈哈哈哈哈!热血有热血之伟大,平凡亦有平凡之乐趣。更何况月光和六便士并不是对立的,看头看月光,低头捡起六便士,在这种平衡中度过此生。
什么是生活?生活的意义是什么?和今天吃什么?以后吃什么?哪个更重要?没有标准答案,每个人的人生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是绝无仅有的。听听那些老年人的故事,他们的人生阅历,各有各的不同,我百听不觉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