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年前母亲从窗台上摔下来,到现在已经过去三个多月,或者已经有100多天了。老话说“伤筋动骨一百天”。母亲看着菜园里一片荒芜,想验证这句老话是否符合事实,于是就想自己下地干活。但是,岁月不饶人,老年人的恢复期必定无法和年轻人相比。在借助工具的情况下,都是步履维艰。因此,这所谓的“一百天”,我估计在古代的时候,是针对年轻人来下的定义。对于老年人,起码要半年左右时间,才能行动自如。
清明后母亲就一直唠叨,她身体好的话,就不会让菜园杂草丛生,我们回来也能吃到时鲜蔬菜,更不会劳烦儿子媳妇为她端茶送饭。
她那倔强的性格,恨不得坐着轮椅去开垦园地,只有瓜果蔬菜的苗种下去,才会睡的安稳。幸好,妻和我本身就喜欢田园生活。今年,几乎每周末都会回去看望老母亲,妻从网上淘来各种蔬菜种子,撒到小园子里。母亲也会拄着拐杖,挪到大门口指导我们。看到荒草被我们清理干净,一垄垄的菜地呈现在老母亲的面前,老母亲就会露出稀疏的牙齿,眼睛笑成一条缝。
但是,南方的春天雨水多,由于我们在省城工作,最快也只能一周回去一趟。一周时间,各种植物在春雨的滋润下,完全可以用“疯长”来形容。更为可恶的是杂草的生长速度要远远快于菜苗。等我们周末回到老家,满眼是翠绿的杂草,菜苗在哪里都找不到。有时候,还没到周末,母亲就会打电话给我,问我周末回不回去,再不回去,我们以后只能吃草了。这时候,我赶紧应承下来,周末我会回来处理,让她别焦心。其实,从经济效益来看,就那几个菜,我来回跑一趟的油费都可以买上很多菜了。但是,这是母亲的喜好,而且,妻和我也喜欢跟泥土打交道,这跟经济效益没有多大关系。因为,当我站在生我、养我的大地上,人活的特别踏实。脚下生根,魏然于天地之间。
其实,要种好瓜果蔬菜也是需要花心思的,不仅要勤奋,而且要根据蔬菜瓜果的特性去精心护理。妻和我一周才能回去看护一次的频率,让我想到了陶渊明《归园田居》一诗。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看似早出晚归的陶大诗人,种的豆子却是“草盛豆苗稀”,也就是说草比豆苗还多,“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早上出门,晚上才背着锄头回家,说自己有多辛苦,可种的菜却是那么个鬼样子。真不知道他是不是在田间,也在饮酒吟诗作对,或者在磨洋工。
以上是自己的胡思乱想,权当一乐。我们每次回家,看到种子从破土而出,到幼苗茁壮成长,后来搭起瓜架,四季豆、西红柿、黄瓜、茄子、辣椒陆续开出花朵,结出小巧的果实,就像自己的孩子在快速长大,妻戏称这些蔬菜为“蔬菜宝宝”。一个童心未眠的女人!也许,每个女人只要碰到喜欢的事情,内心的小公主就会释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