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者蔡崇达。从刘德华亲笔推介里,能看书中收纳的故事是作者本人的人生经历。
书中共收录了14篇文章,分别是《皮囊》《母亲的房子》《残疾》《重症病房里的圣诞节》《我的神明朋友》《张美丽》《阿小和阿小》《天才文展》《厚朴》《海是藏不住的》《愿每个城市都不被阉割》《我们始终要回答的问题》《回家》《火车伊要开往叨位》。每一篇文章都好像是一把插在生活上的重刀,锈迹斑斑,却又那么自然而然。
很早就想看这本书了,深深的被书名吸引,想看看每个皮囊下寄生的躯体是多么的可悲。好像捉迷藏的孩子,披着自己的皮囊,不敢露出一丝马脚。
“肉体不就是拿来用的,又不是拿来伺候的。”舅公因为不会游泳,阿太就把他仍到海里,邻居骂她没良心,她冷冷的撇下一这句话。后来阿太说;“如果你整天伺候你这个皮囊,不会有出息的,只有会用肉体的人才能成材。”
原来灵魂和肉体可以分的这么清楚。我觉得灵魂是一段一段记忆拼接孕育出来的一种东西。灵魂可以改变肉体,但肉体不能改变灵魂。相由心生或许就是这个道理。生命是灵魂的体现,我觉得灵魂应该是轻盈的,那么,就是说生命也是轻盈的,所谓的沉重感,不过是被这肉体和各种欲望的污浊给拖住了。
“一只珊瑚虫拼命的往上长,死了变成下一只珊瑚虫的房子,用以支持它继续往上长。它们的生命堆叠在一起,物化成那层层叠叠的躯壳。”
我们活的好像那只虫子,一代燃烧了生命为了下一代,周而复始,不知疲倦。好像我们生来就带着任务活在这个世界上。
其中一篇《我的神明朋友》里描述小镇女人生活的标准答案:第一步是结婚;第二步一定要生出个儿子,让自己和夫君的名字,得以载入族谱,并且在族谱上延续;第三步是攒足够的钱,养活孩子;第四步是攒足够的钱给女儿当嫁妆(嫁妆必须多到保证自己的女儿在对方家里受到尊重);第五步是攒足够的钱,为儿子办酒席和当聘金;第六步是一定要等到至少一个孙子的出生,让儿子的名字后面还有名字;第七步是帮着抚养孙子长大……然后他们的人生使命完成了,此时就应该接过上一辈的责任,作为口口相传的各种习俗的监督和实施者,直到上天和祖宗觉得她的任务完成了,便把她召唤走。
原来人生也可以有这么标准的答案。
生来便在寻找什么是自由,
一开始,自由是做自己想做的事;
后来,自由被一个叫做体制化的坏人捉走了;
再后来,自由是无边无际的想象。
可是我发现,想象(思想)也是有高度的,所谓的无边无际,不过是自欺欺人。
最后,我明白了自由便是生活,生活便是自由。
可是生活从来不是那么简单的梦想以及磨难,不是简单的所谓理想还有阴谋,生活不是那么简单的概念,真实的生活要过成什么样是要我们自己完成和回答的。
或许,生活就是张这样的问卷,你没有回答,它会一直追问下去,而且你不回答这个问题,就永远看不到下一个问题。
我相信总有那么一群人已经规划好了未来的5年10年甚至20年的人生计划,我不知道在这5年10年20年的大山下要怎样不断的挤压自己,要怎样和那座山中的自己对话,我不知道按着自己规划的路线不断前行着的人生乐趣又是什么,我只知道,原来我终将也会成为这群令人厌恶人群中的一员,小心翼翼的规划自己的人生轨迹,势利的权衡利弊,就连哭泣都要想着是否会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原来可以将自己的情感控制的如此完美,却又陌生的可怕。
作者说写作是为了自己和他人看见更多人、看见“世界”的更多可能、让每个人的人生体验尽可能完整的路径。
真正的去写才发现,写作就是在一刀一刀解剖自我,看到深入骨髓里的东西。然后慢慢的修正,让它变得好看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