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难想象《倩女幽魂》是一部1987年上映的电影,那个年代,香港很多经典电影堪称殿堂级的艺术作品,《倩女幽魂》就是其中之一,虽然当年特技水平有限,但仍然掩盖不住其饱满的质感。
翻开今天的日历,上面赫然写着“中元”二字。
说起中元节,就想起《倩女幽魂》。宁采臣与小倩相遇之前,他在街边画铺看到一幅仕女洗发图,并对画中女子一见倾心,不知宁采臣是先被画中人吸引,还是对与画中人神似的聂小倩钟情,总之相遇时书生一眼万年,情愫暗生。
小倩不忍宁采臣被树妖迫害,遂把这幅画赠给了他,并狠下心与宁采臣诀别。小倩赠画时说,这幅画是她爹一年前叫人画的,因为盂兰盆会才有机会拿回这幅画。
为什么盂兰盆会才有机会拿回这幅画?民间称“盂兰盆会”为鬼节,也称盂兰盆节,据说毎年这天鬼门会大开,盂兰盆会虽然跟中元节的由来不太一样,但是都在阴历7月15日。
照民间俗信,整个农历七月都是鬼节,阎王于每年农历七月初一打开鬼门,把鬼放出来到阳间觅食,享受人们的供祭,到了七月最后一天重关鬼门,群鬼返回阴间。民间俗信中,7月15日这一天祭祀的鬼并不专为祖先亲人,也包括了孤魂野鬼。(摘自新京报文章《同是“鬼节”,为什么中元节不如清明节有名?》)
所以影片中,宁采臣在孟兰盆会才会看到小倩拿着画与祭祀队伍出现在集市上,因为小倩没有亲人,是孤魂野鬼,所以只有盂兰盆会才能出来。后来宁采臣又找到了那家画铺,想要把“仕女洗发图”买下来,可是老板找来找去也没找到那幅画,找画时老板透露,那幅画一年以来无人问津,因为画中女子已经过世一年多了。
说到鬼魂,人的态度大不相同,有的人很害怕,谈鬼色变;有的却只怕自己不认识的鬼,但是世间人都希望在几个特别的日子里,能与已经过世的亲人建立联结,通过烧纸希望他们在另外一个世界也能过得更好。即使家人或爱人已经过世,我们仍然不愿意切断与过世亲人之间的联系,希望能像在世时一样,我们的爱能得到延伸,所以也就有了对人鬼情的想象,对鬼魂的想象。
正如《倩女幽魂》,王祖贤饰演的聂小倩就满足了我们对女鬼所有的想象,她美丽、痴情、勇敢,只不过生不逢时,惨遭横祸,之后运气太差,才会沦为树妖的傀儡。其实人也好,鬼也罢,都一样有坏人好鬼,也有恶鬼好人。
在电影的结尾,宁采臣终于安顿好了小倩的骨灰,他问一旁的燕赤霞,不知道小倩去投胎了没?燕赤霞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做人生不逢时,比做鬼更惨。
距《倩女幽魂》首映已经过去了三十多年,现在再度回看当年徐克的作品,总能在人鬼情之外看到影片背后想传递的深层的讽刺和宗教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