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一个问题,临近考试作业量就增加了,各种往年试卷以及练习铺面而来,学生要做到很晚。我就在想,能不能用正常作业量应对考试?
001 正常作业量意味着什么
定义一下正常作业量,不是说作业量不变,而是不超载。比如日常作业总量2小时,考前增加到2.5小时算正常。但如果多到学生没有自主复习时间、牺牲休息时间就不正常了。正常的作业量还意味着下面这亮点。
1、能否在备考期间,不通过增加作业量的方式应对考试?
2、能否在日常学习期间,布置可以应对未来考试的作业。
002 为什么作业量变得不正常了
试卷。
是的,因为会做历年的试卷,或整份试卷,或按题型拆解的试卷。按题型拆解还好,如果把这整份试卷放在自习拿来天天考的话就有些超载了。过量的题目和针对性较弱的题目导致作业量增加。
003 以不变应万变
以不变的作业量应万变学习阶段,这不是死板,而是灵活到极致。即在平时布置作业时就做好布局,应对未来的考试。防止考前作业量持续超载。同时在考前用好过去的积累,以四两拨千斤之力进行复习。
平时:做好学生易错点的汇总,同时让学生整理错题,这样学生自己也知道复习重点在哪里。做作业也更有方向动力更强。
考前:抓考试重难点、学生易错点的交集。其实就是2/8原则,主要的时间和精力做这些重要的事。
004 不太好执行,先干起来
写到这里我就笑了。我发现,我想的很好,但说实话挺难做到的。老师的时间和精力需要投入很多,此外老师的经验也会影响效果。这些其实早在上个世纪被验证了无数遍了。不过嘛,是个努力方向。又不是说100%做到,能做一点是一点。慢慢来,总能找到合适的方法的。
这篇文章从教学人员的角度出发来考虑的,决定作业量多少的还有学习者。同样的作业,对于不同的学生来说耗费的时间也是不用的。这个我会在下一篇文章中提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