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这篇文章我没有丝毫恶意,不诋毁任何行业,也不对某些人和事抱有主观看法。只是根据我的经历,站在我的角度,阐述一下事情经过,也希望能给部分读者,带来一些启发。
开始之前,先浅谈一下直销这个行业,目前来说它正在日益壮大,国家也没有明令禁止。有的人认为好的不可理喻,有的人又认为那是骗人的,甚至等同于传销。只是直销有产品,而传销没有产品,完全都是空口号。
目前我所了解的直销大都以美容化妆品、健康保健品、还有生活日用品这几类为主,自用自分享,通过一定的奖金制度划分等级,决定工资的多少,业绩又有零售业绩和团队业绩,团队做到一定规模,也会有相应的奖励金。但刚开始做的人,只能靠零售与自用。如果没有强大的人脉资源、自身资金、自我能力去保证产生更多业绩的能力,前期将会踩很多坑,所有的经验都会用自己的金钱和学习去买单。
(一)
先不多说,进入主题,我是怎么在大学接触的这一行业,又是经历了什么让我离开后还在噩梦中醒来。
大一,我因参加了某场活动而请假一周,回学校补作业时发现居然有人帮忙完成了作业。一时间就在班群问到了那个人,就简称小s吧。她说她输错了学号,才不小心写错了(当时我们的密码是学号的后六位,我也没有改)。为了表示感谢,我说请她吃饭。她说不用,但她想去找个兼职,让我去陪陪她。面对这件事,我没有产生丝毫犹豫,毕竟同学一场,哪怕她没有帮我写作业,我也可能会答应陪她去。但我不知道我这一去,纠结了我大学整个阶段的光阴。
说实话,就算同班同学,我对她也没啥印象。她告诉我她的名字,我也对不上她的脸,直到第二天在约定好的食堂外见面,我才有点印象(原来是那天元旦晚会和一个男生唱小酒窝,室友说她痘痘好了很多,但我依然觉得一脸痘的女生)。
我问她去哪里找兼职,她说在学校外面,不远。我以为是什么刷碗之类的工作,因为学校周围都是这样的店铺。也没说什么,一路上也没啥话可说。直到出了学校,在过天桥的时候,她忽然回过头,说:我跟那个学长是怎么认识的呢……我心想,你认识那个人还叫我去干啥呢,再说怎么你看起来像认识个学长多么了不起的样子。但我依然没说啥,我看她样子属于那种朋友不多,感觉温温的类型,可能心里面有些事没有人说吧。
后来跟她走到一家宾馆楼下,我内心比较奇怪。她走前面,我跟着。到了宾馆二楼,她大呼小叫的,敲着门,我瞬间觉得这人,有点厉害了,应聘还敢这么叫老板。
开门的是一个矮矮的男的,条纹格子配条橘红色裤子,像个高中生,我心想这学长都是找高中生的吗。
小s好像很熟悉,进去了就说你坐这里,然后她就坐在了旁边。那个“高中生”开完门后,砰地一声,就进入了另一个房间。
房间内的陈设就像家居一样,很自然简单的一个厨房卫生间客厅,看看估计是三室一厅,一厨一卫。
等了许久,才出来一个又高又瘦的人,穿着西装,皮鞋。就坐在了斜对面那个沙发式座位上。
除了打招呼,全程都是他在讲,讲他大学的经历,开超市,卖泡面,说他以前是一个非常内向的人,但是现在都可以自己开店……全程都在对着我说,我只内心犯嘀咕,不是找小s的吗?又转念一想,跟我讲就听着吧,要有礼貌。
讲了很多,都快上课了。他还在不听讲,旁边还出来一个女生,年纪也不大,坐在那学长旁边,一直面带微笑。可能快一两个小时了,我以为他还要讲,突然断句了,问我在学校里面有没做过啥。我说我在新媒体,搞采访写稿子的。他又问还有别的吗?我说校外实习报社志愿者(当时觉得自己很牛批,因为过去的时候,只有四个人)。但是那学长好像很不屑,问我有钱没。我说目前还没给我。他又说那他那里可以赚钱。
问我要不要了解,我听听看。就讲到了美容健康环保,我晕晕的,已经意识不清晰了,中午没睡觉,他又像念经般讲了一个到两个小时。忽然回过神来,就问我用的什么洗面奶,我说一叶子。然后他就说时间不多了,你们还要上课,明天再谈。然后提醒我让我把护肤品带上,可以给我做个检测。然后我又一脸懵逼的出去了。
在天桥上,小s忽然又说她要去另一个学校,就不送我回去了。我说没关系(不是马上要上课了,随你吧),然后再没管她。
第二天,估计是到了那个环节,小s提醒我带洗面奶。可恨我那时候都没有怀疑过她,也觉得我对那些确实不了解,可以学习一下。过去之后,那学长又讲了一大堆,还画了一张图。
大致内容是,货物从工厂出来,经过层层代理,最后到消费者手中。中间要赚很多差价,这是传统行业的缺点。然后又讲到了牙膏洗发水去了,我觉得毫无逻辑,但也没办法。然后就讲到了分享,自己用的好的,分享给别人用,问我要不要合作。我那时候还不懂如何跟他合作,就说了一句,可以啊。(我原以为没多大问题的三个字,唉,后来才发现,人说每一句话,承诺的每一件事都要非常慎重)。
等到快结束,旁边突然又来了一个我没见过的学姐,她开心地跟我打招呼。我觉得她挺漂亮挺热情的,等那个学长讲完,她就给我检测护肤品。
对护肤品,我是一无所知,所以任由她检测……
先是拿她的洗面奶搓了一下,手上没有了,说这是小分子结构,容易吸收。又搓我的,结果我的白白的,很难搓开,就说这个太厚重了,不能清洁到皮肤里层。然后测酸碱度,把洗面奶滴到水里面,浮起来是好的,沉下去的就是矿物油。告诉我矿物油是最劣质的,然后又挤在勺子上,用蜡烛烧,她那个烧没了,我的烧成黑乎乎一块。我当时有些惊讶,她讲得也让我害怕。
最后她给我看了我的皮肤,说是什么样的,然后给我搭配了一堆,买护肤品像搭配药一样的。算下来八九百了,我当时不想买那么多,她也不强求。我就拿了一个洗面奶和水,最后她说着说着我又买了一瓶角质霜,一共四百多。
我当时觉得没啥,毕竟我也没有护肤品用,也没强求我,她的好用不骗我我也觉得ok。然后她说去美容房给我做护理,到目前为止,我都没有一丝丝怀疑她们在干啥。
直到我转身去美容房,小s貌似长叹了一口气,像是紧绷的心放松了下来。我觉得这个人不对劲了……
护理前给我拍了照片,很正常的流程,说留个底照。对了,忘了介绍,产品是完美的玛丽艳。
她们一群人都夸我做完护理变亮了,我也不觉得有啥改变。然后我跟小s回去了。
后面的日子,就是那位学姐不停约我做护理,我感觉那段时间我所有时间都是在她那个工作室。好不容易不上晚自习,还去她那里听美容小课堂,美其名曰,学习。
对小s的真正反感来自于,她不成熟的作风。
她们说小s是和我一起进去的,结果我做完护理就看到她在模拟讲美容小课堂。哪怕速度再快,也不可能才进去三天,把那堂课的流程全部抄下来。
按照正常来说,进入一个行业,了解不需要时间吗。就算只是要讲课。这堂课理解是需要时间的,决定自己要上台讲也是需要时间的,然后与学姐商量怎么讲怎么做也是需要时间的,最后就像背书一样过关也是要约定时间的。我们这三天课程也不少,也有早晚自习。所以,她绝对不可能是跟我一起做兼职来着 ……她早就知道,她是有预谋的。
后面我真的不想理她了,我在寝室写稿子,她还跑过来送我一个馒头,还是那种放了好久的,我真的一点不感动,甚至气愤。我不喜欢吃馒头,也不喜欢她,更不喜欢她自我感动式地讨好,这让我更加感觉她不简单。
(二)
由于我对小s的反感表现得很明显,她也不敢跟我说话,导致每次护理都是学姐叫我去的。
可是我还是太天真了,她们每次给别人做护理,都会关注进度的。也就从工作的角度来说,营销者会观察顾客的所作所为。
其实这一切没有什么错,她们给别人推荐产品,也没有强买强卖,事后又给我做护理,服务我,流程十分专业。
但问题在于,这一系列操作让我觉得十分恶心。感觉很不对劲,却又说不出来哪里有问题。大抵是我认为她以同学的情谊让我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成为了她的顾客,在背后讨论我议论我,让我觉得她们是一伙的,然后再告诉我她们是我真诚的朋友,这波操作难道不可以用欺骗来形容?
有人说了谎,注定让彼此的关系带了一份色彩。
我从不认为做生意卖产品是什么羞耻的事情,让我觉得痛恨的,是那些生意人做生意的方式。
后来发现小s的所作所为,我便不再热情。小s总和那些学姐讨论我,我也觉得学姐和我的关系只是表象,我开始她们都不理了,我一个都不想理。
她们就是要不断带人过去,没有人就让新顾客带人过去,这样才有人流,才能产生业绩。
由于我的反感和不与她们交流,她们也无奈,但每次看到我在学校里和别的朋友走在一起,那个学姐就会死死盯着我身边那个朋友,像看到什么猎物一样,我感觉非常恐惧。我好怕我的朋友被她认识。
她们好多活动,每次都会说非常重要,你一定要来,明面上的道德绑架,说着这堂课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对你很有用,但其实只是她们的营销活动。
由于当时不懂拒绝,才导致了后来的一系列事件。
她们会说很多好话,还会在网上搜各种名言,说出来让你觉得非常有道理。明面上选择权给了你,实际上已经完全被道德绑架了。每天说着五年后十年后,我们是年薪百万的什么钻,实际上目前的工资也就几百到一千多块钱。
每个月都要定目标,喊口号,去参加各种学习。试问,一个学生去做这些,哪还有时间关注学业。
如果说没时间去做她们那些,她们会给你各种刷新道理,下危机。现在你出去工作做什么?现在你们学校xx学姐实习,就拿两千块工资,以后有家庭了怎么办?打工没有未来的……
听着又有一定的道理,然后你就又被她说服了。去学习也是去比较远的地方,然后告诉你出去了之后不要还把自己当学生,因为学生是弱势群体。别人问你,你就说孩子都几岁了,保养得好。
知道为什么吗?因为法律不允许大学生做直销,但现在很多人不知道。甚至会场上一大半都是学生,别问我怎么知道的,问就是也去过。
如果以后决定要做,想创业。也别因为感情认为谁对你好决定做。一定要从利益出发,这件事值不值得你干。产品在认真研究过后,你到底觉得如何,是否能够帮助别人解决问题。作风自己是不是能接受,你待在里面纠结比较多,还是真正成就感比较多。还有一个最重要的,这个领导者值不值得你追随。
不过,大学还是建议好好学习,老师各种经验和图书馆各种书籍,以及每次考过的证,得过的奖项,都不比直销人员的片面思维来得更加全面广泛。不要从某个角度去思考,而是要从长远来看,顾全大局。
愿每一个想要成功的孩子都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每个人都有自身发展规律,成功的轨迹和方式,切记不要被别人抓住自身心理因素,而丢失自己的大好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