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行者问老和尚:“您得道前在做什么?”
老和尚说:“砍柴、担水、做饭。”
行者问:“那得道后呢?”
老和尚说:“砍柴、担水、做饭。”
行者又问:“那何谓得道?”
老和尚说:“得道前,砍柴时惦记着挑水,挑水时惦记着做饭;得道后,砍柴即砍柴,担水即担水,做饭即做饭。”
01
高效的人生就是身心合一
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
跑步的时候,手脚在动,脑子却在考虑明后天的安排;
吃饭的时候,嘴巴在动,心里却在担忧与他人的关系;
睡觉的时候,身体不动,思绪却像瀑布一样倾泻而出;
相信你一定可以轻易观察到这种现象:身体做着A,脑子却想着B。
这些场景,我们俗称分心、开小差,不过你可能根本不觉得这是个问题,甚至还对自己能一心二用而沾沾自喜。
然而这种“做A想B”的行为模式却实实在在地影响着我们,使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徒生烦恼、渐生愚钝。
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正是我们烦恼和无能的来源。
我们做任何一件事,注意力都可以分为“集中在行动上的”和“集中在感受上的”两个部分。
比如:
跑步时,跑是行动,剩下的是感受;
吃饭时,吃是行动,剩下的是感受;
睡觉时,睡是行动,剩下的是感受;
起初,行动和感受二者是统一的;我们会在做一件事情时全身心地感受这件事情,将注意力全部放在和当前事物相关的事情上。
所以跑就是跑,吃就是吃,睡就是睡……我们刚开始学习某项技能,或还只是孩童的时候通常都是这样的。
那时的我们善于投入,敏于接受,平和无忧,灵性十足。
随着行动越来越熟练,我们在行动上集中的注意力越来越少,分散在其他地方的注意力越来越多,于是我们不再去耐心感受行动。
而是,用分心代替专注,身心开始分离,缺少感受的行动,就像失去灵魂的躯壳;缺少感受的人对凡事都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02
分心走神让生命质量变差
我们似乎在自己的身体装了一个混乱的灵魂,这个灵魂总是“做A想B”:刷牙的时候走神,走路的时候走神,洗澡的时候走神……无时无刻不在走神。
走神时,行动失去了感知,注意力也因为缺少了感受而无法形成反馈闭环,因此身体和动作开始不自觉地变得麻木或走形。
分心走神的原因无非两个:一是觉得当下太无聊,所以追求更有意思的事情;二是觉得当下太痛苦,于是追求更舒适的事情。因为身体受困于现实,只好让思想天马行空。
无论我们身在何处、经历着什么,只要现实中稍不如意,我们就可以让思绪上天入地,瞬间逃离困境,享受想象中的舒适和快感。
换句话说,就是分心走神的成本太低,而人的天性又是急于求成和避难趋易的,所以在默认情况下,我们都会不由自主地待在精神舒适区内。
可惜“走神一时爽”,事后我们就得承担走神带来的各种损失,其中最大的损失莫过于生命质量变差。
因为走神时,我们要么沉浸过去,要么担忧将来,要么幻想不可能实现的情况,走神可以让我们活在任何时候,唯独不能让我们活在当下。
生命是由当下的一个个片段组成的,身心合一的片段组成的就是幸福专注的高质量人生,身心分离的片段组成的就是分心走神的低质量人生。
不过就身心分离模式来说,身体上的影响实属小事,真正严重的是它会对我们的情绪状态和能力提升产生持续的负面影响。
分心走神的本质是逃避,所以,面对困难时,身心分离的人总会不自觉地退回舒适区,而身心合一的人则更容易跳出舒适区,直面困难。
03
收回感受,与行动回归当下
从长远看,一个人专注力的高低可能预示了他今后成就的大小。
比尔·盖茨与沃伦·巴菲特第一次相识的时候,盖茨的父亲就分别给他们一人一张卡片,让他们在上面各写一个词,描述究竟是什么成就了自己。结果两个人的答案竟然一模一样,都是专注。
如果一个人从小就养成了全情投入和界限清晰的专注习惯,那他不仅能获得智力上的聪慧,也能获得情绪上的平和。
经过长期的强化,他就能与普通人形成巨大差距,毕竟绝大多数人意识不到注意力分为行动和感受两个部分。
如果我们能早点知道这个原理并主动运用、修正,或许命运轨迹和生活质量都会有所不同。
不过现在知道也为时不晚,因为只要一招即可扭转局面:让感受回归行动。
跑步时,把感受收回来,悉心体会抬腿摆臂、呼吸吐纳和迎面的微风;
睡觉时,把感受收回来,悉心感受身体的紧张与松弛;
吃饭时,把感受收回来,感受每一口饭菜的香甜,体会味觉从有到无的整个过程,不要第一口还没吃完就急着往嘴里塞第二口饭菜。
身体感受永远是进入当下状态的最好媒介,而感受事物消失的过程更是一种很好的专注力训练。
它提示我们,身心合一的要领不仅是专注于当下,更是享受当下,而这种享受必将使我们更从容,不慌张。
慢慢练习收回感受,让注意力回到当下,我们的烦恼就会慢慢减少,精力就会更加旺盛,情绪就会更加平和,身体就会更加柔软,感知就会更加灵敏,思考就会更加深入……
04
专注,是一个人最好的修行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行色匆匆,慌慌张张,各种欲望在头脑里横冲直撞,致使我们焦虑不安;生怕稍不留神,错过了通往成功的顺风车。
然而事实上,我们不知道的是,扰乱我们的从来不是什么纷扰的世事,而是自己定不下来的心。
人到中年,越来越能感受到专注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最幸福的人生就是让自己身心合一,收回感受回归当下;生活才会有滋有味,人生才会充满意义。
常言道:“活在当下”,心在当下,幸福便在当下。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