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内心怎么感知一件事,对事情的结果有很大的影响。
什么样的状态是好的:放松而专注,让自己尽可能地活在当下
听人讲冥想,辟谷,正念,训练心力,临在当下等,自己也有一些实践,慢慢开始有理解一些了
先来看一段故事:奥运跨栏选手洛瑞-琼斯,高中时,拿下全美百米跨栏高中最佳纪录,后来在州立11次入选全明星队,零七年拿下自己第一个室内冠军,零八年奥运会,发挥得很好,跑进了决赛
[到了第三栏,洛洛·琼斯追上了对手。到了第五栏,她冲到了最前面。到了第八栏,她马上就要完成奥运会女子100米栏的决赛了。琼斯被第九栏给绊了一下,所以,她没能赢得奥运金牌,只获得了第七名]
后来接受时代采访时说道:正进入一种神奇的节奏……我知道自己马上就要赢得比赛了。不是那种,‘哎呀,我要赢得奥运金牌了。’而是就像普通的又一场比赛而已。可那之后,又出现了一个时间点……我对自己说,要保证把腿抽出来。所以我抽腿的动作做得过了头。我收得太紧了。就在这时,我绊到了跨栏。
没领先的时候没有感觉,没领先就是一股脑的跑没有感觉,但是当发现自己领先了这么多的时候,想到了自己要得奥运冠军了,要得奥运冠军了,最后这两个栏必须跨好,这两个栏只要不出问题,我就是奥运冠军了
所以他就想这两个栏怎么跨呢?要把腿收的更紧…
这里经历过这样一个变化,当事人用自己从小到大学的训练的方式跨栏,做的也非常棒,在这么重要的时刻,产生了一种自我满足感,这种感受让人觉得自己是掌控者,能控制住局面
顺着良好的感觉走,这似乎不能全算作是自己的功劳,好像不完全是自己在跨栏,不能完全归功于自己,所以大脑加入了进来,对整个结果施加影响
不少人都经历过这样的时刻[强调“这是我的胜利”,“我”必须要有这种东西,才能满足。相反,如果达成的这个成就,不能给我提供“自我成就感”,“我”甚至不想要。]
这样的情况在职业运动员中非常常见,只追求“我”个人的胜利,而不追求单纯的胜利结果
我们自己的体验是也如此,很多时候,我们对很多事儿,都有一种“我也行”这都搞不定等一类观点看法,而当我们真上的时候,通常都会搞砸~
附:洛瑞-琼斯于2012获得伦敦奥运会100米栏第四名
在2021雪车世锦赛上与加拿大选手汉弗雷斯组成的混合搭档,夺取女子双人雪车世锦赛冠军
自我成就感就会在情势不利的情况下变成自我挫败感,限制你的潜能发挥
在团队中,强大的人会通过这样的方式取得好成绩,伴随着的消极的一面:当形势不利的时候,自我成就意识强烈的人会将自我挫败感转嫁到队友身上,这会严重伤害球队。
如果你把挫败感转嫁到队友身上,就会影响团队的整体发挥;而如果这份挫败感是你一个人承受的,也影响你的个人发挥。
所以对我们来说[要想发挥自己的全部潜能,就要放下头脑的评判,让注意力高度集中在事情上,并信任身体的自然反应。]
看完这部分,隐约感觉到之前的一个困惑,理论vs行动
最开始我热衷于理论,概念,后来才注意到实践能力退化严重,于是又倾向于训练自己的双手
最后再分享一下今天看到的一条经验[白日梦当中的快乐程度和真实实现的快乐程度是一样的。
就是你在白日梦当中体会到的那种成功快乐也是很快乐的,黄粱一梦是有作用的,但是你的真实生活悄悄溜走了]这也是很多沉迷思考的人的难题
上班的时候,这些人大概百分之多少的时间是在做白日梦?就在分心,在想乱七八糟跟工作无关的事。统计下来的结果是50%。
就是一个人上班的时间里边50%的时间在走神。
我们很多时候会遇到思考和行为不协调的事儿,那么就需要我们完成放下大脑,信任身体的一个过程
这里我们思考一件事,我们在日常做事的过程中,是不是执着于个体的成功呢?而当我们项目失败进度缓慢时产生的挫败感我们如何处理的呢?转嫁给团队其他人,转嫁不了又如何呢?负反馈限制了接下来的发挥
这里让我想到自己日常的一些抱怨,事情的进展达不到预期,我会抱怨团队中的其他人,看来得多念念: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有人把自我分为两部分,自我一,就是头脑和意识层面的自我,它的语言是文字
自我二,就是身体和潜意识层面的自我,它的语言是图像。
所以就有了上篇提到的故事,当已经领先很多的时候,开始想到获得冠军,而接着就随着这个想法收脚,结果绊到栏,和冠军失之交臂
生活中这类体验非常多,我们大多时候都更相信自我一,因为能清楚意识到自己想什么
大脑本来只是我们人体的一部分,一旦产生自我等于大脑,那么大脑很多时候就成了主宰,那么自然而然的就会评判一切(趋利避害)
那么潜意识部分的自我就面临着被否定,被谴责,被攻击
所以很多人会用苦修的方式训练自己,用自责的方式批判自己
身体和大脑本来是通力合作的,当大脑成了主宰,身体就会变得不协调,那么就会出很多问题了,比较常见的思考巨人,行动矮子…
接着大脑和身体之间的信息流通就受到更多影响,自然而然的潜能就得不到很好的发挥
所以我们看一个合作,通常有两种模式,一种就是一切围绕着主将展开,其他人通常只是配合者,成事儿是一个人的事
还有一种是非常灵活的,向上,向下的合作是朝着结果导向的,主将,团队成员都在共同为结果出最大的力
那么你倾向于那一种合作呢,第一种模型成了,我思故我在,即我就是我的思维和意识,那么团队成员就是其思维意识的延伸了
其实呢,我们思维意识更多是用于分析,而不做评判
如何破呢?[抛开一切想法,不去感受你意识的变化,也就是抛掉刚刚说的“自我1”,你不去批评自己不好的动作和表现,也不去表扬自己。]
十分专注,但头脑和身体又非常放松,忽略了身体和潜意识里的“我”。这会让我们陷入“对和错”的判断里,让我们变得紧张。
心力里面提到过 [其实对于一个顶尖的运动员,他特别不容易在哪儿呢?就甭管比赛的进程顺利也好,还是不顺利。
他都得要放下,当下处理好每一分球,甚至于现在比赛的节奏非常的快,包括攻防转换也非常快,一拍质量不高你就转被动,一拍质量出了很高,你就开始转主动,他就是一拍,而之间的差别,那么这个一拍而影响到你一球,这个一球影响你一局一局影响你一场,就这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