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一直在看曾仕强教授视频,他的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见解使我受用不浅。也是在这样一的日子,曾老走了,去到了另一个世界。我没有眼泪,不曾高兴不曾难过。从曾老的不紧不慢幽默风趣的讲座中,我知道一个智者根底的深厚。
人生本来就是一段旅行而已。走在路上,适可而止,努力走在正道上。用实践证明自己不是废物。
曾仕强教授走了,他把一路上的风景和感觉记录下来,缘来缘去,共鸣不休,继承着中国文化宝藏,探索未知,开拓未来。
人生从生下来就开始了生命的旅程。只是每个人来一遭各人背负一种使命。各人走各人的路。
鲁迅先生说“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
这世界发展太快,以致于我们还没来得及想,便也步入中年。太阳中午最胜,但是人生在最旺盛的时候也是背负最累的时侯。
有句话说“当你感觉到累的时候,证明你还活着。”
中年就是人生真正负重前行的开始。一刻也不能放松,只能全力以赴。
于是,人生就像一粒地下的种子,拼尽全力冲出砾石碎瓦寻找新生的过程。
从中国文字的“上”字我们可看出一些生命的迹象。这下面的一横,代表大地,这中间的一竖代表一种一直向上的力量,竖上的一小横是一个指示符号,一种积极的正能量从地下一直向上,这个过程就是上。走在路上,我们的生命才会突显出来。
就像爬上一样,我们一直爬一直爬,但我们会出汗,会出汗就在消耗身体的能量。于是我们得学会适当的停下脚步找一个停靠的地方一面可以观赏美景,一面可以恢复体力,补充能量。
于是“止”这个字就是“上”的左边插一扛,任何事情也必须停下来,也象一条狗挡在你前行的路上一样,你不得不止住脚步。中国古先贤圣人造字,通过“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仰观天文,腑察地理。”的实践经验的总结。中国古文写法是遵循从右向左的路径。《易经》的卦爻也是从下到上排列而成,从初爻到上爻,共六爻。我们生活中所常用的很多成语来自于《易经》,如“不三不四”,“三心二意”,“事不过三”,“九五之尊”,“七上八下”,“六六大顺”……很多很多带数字的成语在百姓中口口相传,习以为常,殊不知这些都是真正《易经》的精髓。只是百姓日用而不知罢了。
所以中国文化是根深蒂固的。中华民族的文化有其自身的生成根源。我们要一步一步去发掘祖宗的智慧,为我所用,教化子孙,弘扬正能量,做真正的人。
人从出生到学爬,再到直立行走,每一步都是艰辛的付出,实践总结的结果。跌倒爬起来,再跌倒再爬起来,直到再不跌倒挺胸阔步,依然前行,直至生命不息。
纵眼观世界,人生就是一部部筒缩的幻灯片,一次次把形形色色,五花八门,真真假假,一切一切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的过程。
佛说来世轮回,因果归宿。
我说人就是一步步走上正道的过程。
佛说“立地成佛。”
人能一步步开悟一步步明理一步步懂了放下,这个过程就是“正”道。“正”字的形成就是一个人一生的形象的写照。人从实践中找到真理,了悟自己,走上正道,《道德经》说“止于至善”。“正”字,就是明白了天道。“止”上添一横为正。“正”上的这一横即代表天。一个“正”字把人生阐释得形象明白。
这就是古人智慧。生为炎黄子孙应用心研读中国精典,研习中国文字,发掘文字后面的精神信息,为后代子孙造福祉。
人生就是努力走上正道的过程。走走停停,停停走走。生命不息。
戊戌年十月十二日安宁下麒麟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