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你一定遇到过类似的情况:
你的东西比较好用,借我用用,我就不买了;
既然你是做设计的,帮我做个海报很快吧,我明天要用;
你有那么多钱,借我一点怎么了?
都是朋友,你只帮他不帮我不合适吧?
......
我们从小就被教育要做一个善良的人,可为什么有时候善良却让自己受伤呢?
《易经·丰卦》有言:“日中则昃,月满则亏”。意指,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化。这也正是《易经》中“物极必反”的道理。
所以,凡事皆要有个度,没有边界和原则的善良,只会滋生恶意,让对方理所当然地接受你的好意,肆无忌惮地践踏你的善举,如果你无法满足他的要求,他就会记恨你。
你可以不去扎人,但身上必须有刺;你可以善良,但你的善良必须有锋芒!
01
小恩养贵人
大恩养仇人
中国有句俗话,叫“斗米养恩,担米养仇”。
道理很简单,假设路边有个乞丐,在他快要饿死的时候,你给了他一升米,这一升米足够救命,你就是他的大恩人。
可是你看着路边乞丐可怜,每天施舍他一升米,时间久了乞丐就会习以为常,觉得你救他、帮他都是理所当然。
他甚至会想:这人为什么只知道送米,我还需要衣服、我还需要房子、我还需要钱……
一旦你不再送米给他,他就会心生怨怼,甚至跟你反目成仇。
现实生活中,这样“升米恩斗米仇”的事例并不少见。
广东湛江企业家陈生发达后,花两亿在家乡建了258套别墅,无偿送给乡亲父老。本来是扶贫济困的善行,以为家乡人会感恩,没想到村民得寸进尺,纷纷说:
“我儿女结婚了,一套不够,我们家要多分几套。”
“我家虽然已经搬到城里了,可我从小在这儿长大,我也有资格分一套。”
“你拆了我们家的老房子,你除了要给我们分别墅,还要给我们赔偿损失。”
村民的贪得无厌,让陈生非常心寒,于是连续两年没回故乡过年,他说:“一回去,每个人都提出各种问题和要求,所以我干脆就不回去了。”
一味的付出,只会增大索取者的胃口,而已经习惯了无条件索取的人,不仅不会对付出者生出由衷的感激,甚至会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
一旦你无法再继续提供帮助,他们只会觉得你这是要夺走他们的东西,反过来把你当成仇人。
“人之初,性本善”,善良根植于每一个人的内心,正因为有了善良,这个世界才有了温暖和希望。
然而,善良也需要智慧,也要有自己的原则:救急不救穷,帮困不帮懒。
所以,你的善良,一定要学会看对象,你的好要留给值得的人。
02
没有铠甲的善良
那就是软弱
《教父》中有一句台词:“没有边界的心软,只会让对方得寸进尺;毫无原则的仁慈,只会让对方为所欲为。”
所以,没有原则和底线的善良,很容易让别人误把你的情分当成了你的本分,理所当然地享受你的付出,并得寸进尺地想要从你这里获得更多。
三毛在《稻草人手记》中写到,她在临出国游学前,父母一再叮嘱她:
出门在外,凡事忍让,吃亏就是便宜。
万一跟人有了争执,退一步,海阔天空。
绝对不要跟人呕气,要有宽大的心胸。
刚到西班牙入住女生宿舍的时候,三毛热情、善良、所有内务都做得很好,还经常把属于舍友的事情都做了。
渐渐的,舍友开始把她的付出当作理所应当,铺床、打扫卫生、打水成了她一个人的事情,三毛的衣柜,也成了女同学们的免费衣柜。
“他们说吃亏就是便宜,如今我真是货真价实成了一个便宜的人了。”过度的谦和、善良,让三毛成了别人眼里好欺负的“傻瓜”。
直到有一天,室友们在她的床上喝酒打闹,院长莫名地责骂她,她终于决定反抗。她想着:“这个宿舍,我尽的义务太多,现在豁出去,给它来个孙悟空大闹天宫,大不了,我滚,也不是死罪。”
奇怪的是,她没有滚,她没有道歉,她任着性子做事,把父母那一套丢掉,那些习惯享受三毛的忍让和付出的人,对待她的态度反而更好了。
用了她的东西,会及时归还,会给她打水,吃饭的时候也会帮她买一份。
一味的善良和退让,换来的不一定是感激,很可能是对方的得寸进尺。
傅雷说“人的心理就是这样:人对于难得收到的东西是看中的,经常收到的东西不但不会看中,反而认为是应享的权利,容易生出怨恨。”
所以,在向别人提供帮助时,注意分寸,最好要帮在点上,在别人最需要的时候即可,千万不要让自己变成予取予求的“老好人”,把自己宝贵的善意变得廉价无比。
善良是珍贵的,但善良要是没有长出牙齿来,那就是软弱。有了坚硬的内心,善良才有了保驾护航的铠甲,善良才有意义。
03
聪明人的善良
都自带锋芒
俗话说“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这并不是教我们“去善从恶”,而是告诫世人:聪明人的善良,都自带锋芒。
《红楼梦》里,刘姥姥第一次来大观园,王熙凤虽然从王夫人那里得知,刘姥姥家并不是什么“正经亲戚”,但因为听王夫人说“对方从不空手来”,是个老实人,所以便笑着脸和她说些场面话。
当刘姥姥开口向她求一些救助金的时候,王熙凤并没有仗着家大业大就松手给钱,但也没有吝啬到一毛不拔。
而是先向刘姥姥吐苦水,说自己家看起来虽然还有些“花架子”,但也并非真的金银如堆,只不过保留了祖宗留下来的场面。
但在刘姥姥都快绝望的时候,她又松口说,大的忙帮不了,但亲戚家难得开口,所以还是尽力帮一帮,最后给了刘姥姥20两银子和一些过冬的衣物,救了她全家。
就这样,王熙凤既向别人哭了穷,让对方不好狮子大开口,又顺手帮了人,让对方感激到心眼里去。
正是因为这样聪明的“施恩”,所以最后在贾府彻底败落时,刘姥姥将王熙凤唯一的女儿巧姐解救了出来。
虽然我们都不想“挟恩图报”,用恩情来要挟别人回报自己,但也不能变成“冤大头”,明明是好意的帮助,但在别人眼里却成了理所当然的付出。
二战时期,一位德国老太太,一个人住在偏远的郊区,有一天,她门前来了一位年轻人,手上提着一个手提箱,穿着体面,神情憔悴,久久在门前徘徊。
老太太知道他一定是饿了,但是放不下尊严讨饭吃。于是,她走过去问:先生,你能帮我把这些木头,移到这边的角落里来吗?
年轻人毫不犹豫地帮助了她。老太太为了表达对年轻人的感激,请他共进了晚餐。他们吃过愉快的晚餐,年轻人继续上路。
老太太用这种方式,温暖了无数过路的人。
可见,聪明人的善良,都自带锋芒。他们有能力选择善良,也都会为善意披上一件巧妙的“外衣”。如此不动声色,才为真善。
04
结语
善良没有底线,别人就没有原则,你退一步,别人就会进一步。
当善良失去原则的时候,就助长了恶;若理性不存在,善良也失去了意义。
正如美国作家马克·吐温所言:“你为人像水一般软弱,他们不用费什么劲,就会发现你为人没什么骨气,他们就会像对待奴隶一样对待你。”
我们要保持自己的善念,但我们的柔软不能成为别人任意践踏的底线。
-End-
所有图片素材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