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是可以走到目的地的路。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引申出了存在、规律、本源等意思。
汽车奔行在高速公路上,可以又快又稳,但是行驶在闹市区或是乡间的土路上,就会因为各种因素而不得不减速行驶,甚至当它行驶到没有路的地方时,就寸步难行。道是可以走到目的地的路,不是合适的路不好走,而没有了路就走不到目的地。所以道也就有了目的实现道路、规律、根本、依凭的涵义。
人走在人行道上还行,走到马路中间,就会面临危险,更不能期望在高速公路上又快又安全地走到目的地。所以人有人的道,车有车的道。
一个人需要从上海去到北京,光靠走路是要付出很大的代价和很长的时间的。所以需要根据目的的局限(比如时间限制)和自身的条件,选择适当的出行方式。道作为可以走到目的地的路,本身已对走在这条路上的主体(比如人)及其行为方式做出了一些限制。
一个目的产生了,很多时候不是想一下就能实现,更多时候是要在适合自己走的道路上,以适当的方式付出实实在在行动。
《大学》之道,是实现“大”的道路、规律、根本、依凭,它天然的与大的境界、大的体量、大的格局、大的目标相适应。
一个动物,它只要努力去满足自己的生理上和安全上的需求就行,它也是走在了自己的道上。但是一个人,作为万物之灵和人类社会的一份子,拥有了情感和归属、尊重、自我实现等高层次的需求,所以人需要管理很多事物和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并籍此来满足自己相应的需求。所以人道,已经不局限于用来满足个体生理上和安全上的需求,更重要的是满足个体更高层次的需求。
《大学》通过“欲……先……,……而后……”,给我们描述了实现各种人生小目标的必由之路,给我们描述了增大个人境界、个体体量、人生格局的必由之路,并最终给我们描述了实现治国平天下终极理想的必由之路。
《大学》中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明德的最终对象是天下;“大学之道在亲民”,亲民之所以不是亲人,是因为亲民的主体是大人;“大学之道在止于至善”,至善是至高无上的境界。
所以,大学之道,不局限于衣食住行,更在于修齐治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