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见观是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的基本概念之一。伽达默尔的思想是对海德格尔“此在解释学”的继承和发展。
“所有的意见都是偏见”,这句话初看起来极端且不合理。通常偏见是以不正确或不充分的信息为前提的,它所涉及的观点也经常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
意见总归有好与坏,正确与错误之分,那伽达默尔缘何说“一切意见都是偏见”呢?
海德格尔认为,此在是能在,此在在自己的存在中向可能性筹划自身,这种筹划离不开此在所处环境,也即此在的生存论特征——境缘性。
此在在世界中发现自己,按世界理解自己。解释无非是把理解中所筹划的种种可能性整理出来。因此,理解就是解释,理解是此在的源始存在方式。
海德格尔把人的理解描述为一种建立在「“先行具有”、“先行见到”、“先行把握”基础之上的“先在结构”」。
对象之所以能对理解者呈现出种种意义,主要是由于具有这种理解的前结构。
1.先行具有,人身处于一定的历史和文化之中,这种历史和文化是我们理解任何东西的前提条件,它们先行占有我们。
2.先行见到, 指已经被领会的东西对理解的制约性。解释从某种我们已经领会的状态出发,运用语言、观念等对“先有”中所获得的东西进行分析。
3.先行把握,指某种已经确定的思维方式对理解的制约性。已经被领会的东西在理解中会“上升为概念”,这种概念的表达意味着一种思维方式,一种如何思考某物的决断。
这种前有、前见、前概念构成一个完整的意义联结,伽达默尔把这种理解的基础称为“完全性的先把握”。支配我们理解的“完全性的先把握”在内容上每次都是具体的、特定的。
正是基于这种理解的历史性,伽达默尔才为偏见正名的。他认为:
理解是历史的,无论是理解的主体、理解的文本还是借助的工具——语言都是历史的,因此偏见是不可避免的,并且偏见是理解的首要可能性条件。
首先,理解的主体是历史的、有限的。
人在传统中在场,传统是人类历史真实的一部分,人的当下生活有着深刻的传统痕迹。传统的有效性不需要任何合理的根据,它理所应当地制约着我们。
传统的本质是保存,传统传递的是历史的意识。人在传统中找到自己,并以独特的方式去经验和理解世界,这构成了他独特的视域。
这“视域”决定了他对文本的“不见” 和“洞见”,决定了他独特的认知和解释。
当我们欣赏某种绘画、舞蹈、服饰、器物文化的时候,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如果缺少相关历史背景知识,理解它们将是十分困难的。
所以人对文本的解释并非一个完全主观的行为,而是站在历史的长河中的一点上,不断地将过去和现在加以贯通的过程。
伽达默尔认为,“视域概念本质上就属于处境概念。视域就是看视的区域,这个区域囊括和包容了从某个立足之点出发所能看到的一切。”
在理解过程中,不仅解释者有自己的偏见所形成的视域,作为被理解对象的文本也有自己的视域。
因为文本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由作为特定历史文化存在的个人所创造出来的。它的语境是具体的。
因此,理解并不是一种对文本原意的发现和重建,而是一个理解者和文本作者通过不断“对话”达到的视域融合的过程。
这种融合拓展了理解者的偏见,形成了理解者的一个“扩大的自我”,并形成下一次理解的偏见。
因此,偏见是形成新的理解的出发点。
比如读者被一部小说深深吸引,并进入了小说描述的世界,这里的小说世界既不是读者的世界,也不是陌生的世界。
读者通过阅读小说,拓展了自我理解,获得了一个“扩大的自我”的经验,这成为他新的理解的起点。
但是不是所有的偏见都在理解中有其合法地位呢?伽达默尔区分了两种不同的偏见:盲目的偏见和合法的偏见。
盲目的偏见是由于不能正确运用理性,固执己见所形成的,它是能够导致误解的偏见,因此必须有意识地去克服它。
合法的偏见则是由于理解的历史性形成的,这种偏见是一种普遍现象,是人永远无法摆脱的。这种偏见是沟通过去和将来的桥梁,它本身也可以被看作是人创造力的表现。
据说西方关于中国文化“道”的翻译就有“最高的存在(即上帝)”、“理性及体现”、“兼具神的三位一体”等多种,这无不反映出西方译者对东方文化的偏见和创造。
文本的真正意义和理解者都是处于不断形成过程中的,这个形成过程伽达默尔称之为效果历史。在效果历史里,偏见不是封闭的,而恰恰具有开放性的结构。伽达默尔说:
“我们并没有被关在偏见的墙院里边,并在一扇小门上写着:‘在此不允许评说任何新的东西’,从而只让那些可以进来的东西进来,相反,我们所欢迎的正是那些保证对我们的好奇心来说有某些新的东西的客人。”
人类的历史是其实就是一部偏见史,人类从来就是在偏见中不断前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