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过半,我们将向外追寻的目光收回,开始更多关注家庭,尤其对子女的婚姻和就业放心不下。
如果子女倾听和重视父母意见,那自然会双方沟通顺畅,父母慈子女孝,皆大欢喜;而若子女和父母产生了大的分歧,那结局又会怎样?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父母对子女失望,大多是因为对子女太多的要求和期待所导致。作为父母,要明白子女来世上一遭,并不是来弥补你的人生缺憾的;更不能依靠子女来荣耀家族。子女有自己的独立人格,独立思想,更有不同于父母的人生道路。
黎巴嫩著名诗人纪伯伦曾写过一首诗歌《致孩子》:
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个世界,却非因你而来
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
却不是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
属于你做梦也无法达到的明天
你可以拼尽全力
变得像他们一样
却不要让他们变得和你一样
因为生命不会后退
也不在过去停留
……
台湾作家龙应台在她的文章《目送》中说:“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儿子)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不必追道出了父母的一丝无奈与感伤,也告诉父母应该适时松手,尊重孩子的选择,给他们独立发展的空间。爱不是占有,而是放手。
父女母子一场,你和他(她)的缘分就是今生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孩子走远的脚步,那是成长的乐章,奏响的是他们的未来。
然而,生活中有些父母拿得起却放不下,不懂放手的智慧。社会上经常听说一些“巨婴”、“妈宝男”、“啃老族”等,这些都是一些子女在父母过份呵护下,太过依赖父母,从而导致心智不成熟,没有主见,以至于不能独立生活。这无疑和父母溺爱孩子,忽略对孩子独立意识的培养有关。如是因造如是果,父母自己酿就的苦酒只能自己喝了。
另外,社会上还出现了许多的“白眼狼”,这也和父母缺乏应有的教育有关,只知一味顺着孩子,而忽略孩子平时对自己的无礼和冲撞。家长只关注孩子的学业,其它都当做浮云。这样全家只围着孩子转,以其为中心的生活,时间久了就会导致子女自私自利,傲慢无礼。他们逐渐会看不起父母,认为他们没有多少文化,一生也没啥出息,埋怨父母不能给自己带来好的生活以及教育,而且认为他们极其保守固执,不可理喻。
更甚者认为父母对自己的付出理所应当,他们所谓对自己的好只是在选择一种稳赚不赔的投资,以获取未来的价值收益,一切不过都是为了养儿防老。因此,在婚姻和择业上,根本不屑于同父母商量,毫不听取父母建议。
在一些社会报导中,我们看到现实中更有一些“逆天邪神”们对父母大打出手,不赡养老人,甚至将母亲拒之门外,最后冻死街头。
越加令人愤慨的是一些高学历者,将忘恩负义实行得更是淋漓尽致,令人唏嘘。
一位社会精英,当父母供他获得博士学位并参加工作,在社会上站稳脚跟后,从此便对生他养他的父母不闻不问,不再同父母联系,如同人间蒸发一样。父亲死时也未能见其一面。一直到听说老家拆迁房屋获得巨额补偿款后,他携妻带子忽然出现在母亲面前,找借口想要拿走母亲所有存款,这种只想将父母吸干榨尽而不知羞耻的人禽兽不如,人神共愤,天理难容!
俗话讲儿女财帛争不得气,自己是否拥有钱财和儿女双全是不能和别人比较的,是自个的命,不是靠争气得来的。儿女在未来成不成才,孝不孝顺也由不得自己,优秀的父母不一定能培养出孝子贤孙,素质低劣的家长也许能生出识大体重情义的子女来。这个在电影和现实生活中都能找到案例。
在寺院我们常常看到的一副对联:夫妻是缘,善缘恶缘,非缘不聚;儿女是债,讨债还债,无债不来。正如这副对联说的一样,父母与子女是何缘分是由不得我们的。
反过来说,无论是啥缘皆是此生该要走的路,只要尽人事,在子女成长阶段,陪伴他们一路风雨同行,做到了情至意尽,剩下来就只有听由天命了。
养育子女并不期待他们未来会怎样待自己,能不依靠子女就尽量不依靠,早攒钱安排自己的晚年生活才是明智。
一旦发现子女不知感恩不懂尊重自己,还一味向你索取,那这样的子女还是断舍离的好,早做切割早摆脱困扰。
必须调整好心态,人生一场就是缘聚缘散罢了。遇到孝子固然欣慰,但终有缘尽的一天,遇到无情无义者,只不过早一点散开而已,一别两宽,各生欢喜。
天意无常,顺其自然,冷暖自知,悲喜自渡。遇善缘好好珍惜,逢恶缘问心无愧。人生无处不修行,人生何处不道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