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馆》收集了老舍先生的部分经典作品,分为话剧卷、小说卷、散文卷。
话剧卷收集了老舍先生的经典话剧代表《茶馆》,曹禺先生曾高度评价“《茶馆》是中国戏剧史上空前的范例”,此话毫不夸张。《茶馆》我不是看的,而是采取了“读”的方式,甚至是响亮地分角色诵读的方式进行的。朱自清先生曾经评价读老舍的作品“这部书使我们始而发笑,继而感动,终于悲愤了”,虽然不是针对《茶馆》,但我绝对用来形容我读《茶馆》的感觉竟然非常贴切。
茶馆分为三幕,贯穿了戊戌变法、军阀混战、新中国成立前夕近半个世纪的三个时代,以裕泰茶馆为窗口,展示了在社会动荡不安中的芸芸众生的生活和命运。茶馆是个独特的生命体,在动荡不安的社会里,自求生存,不断改良,最终被吞没,茶馆掌柜王利发和茶馆共命运,为人精明不失善良,处处逢源却偏逢不幸,最终悲愤上吊。茶馆是个缤纷的大舞台,三教九流,各色人群,粉墨登场,他们出身不同,有没落的旗人,有前朝的太监,有底层的贫农,有地痞流氓,有巡警大兵,有实业资产家....,,形形色色,不同的性格,不同的抱负,但生逢乱世,无论善恶,最终难逃悲惨的个人命运。茶馆是个缩小的社会,仿佛是个冷静的旁观者,又犹如历史的见证者,亲眼目睹历经半个世纪的沧桑,毫无情面地揭示了旧中国的光怪陆离,黑暗腐败。
值得说的是,整剧人物语言幽默犀利,透着浓浓的京味儿,我特喜欢第一幕里茶客们的对话,东一句西一句,对应得恰到好处,那是北京语言的精华,是值得反复欣赏的。也让一个喜欢京派语言的南方人特别钟情。
小说卷选取了7篇小说,长篇,中篇、短篇都有。《我这一辈子》和《月牙儿》在另外一本合集里已经读过。其他五篇里最喜欢印象最深刻的肯定是《正红旗下》,这是一篇未能完成的小说,是一篇老舍先生的自传体小说,是曾经引起“诺贝尔文学奖”传言的小说,估计不论传言的真假,这篇未完的小说的影响可见一斑。《正红旗下》,以一个孩子的口吻,从旁观者的角度,刻画了一批满清没落后的旗人形象,温和老实的父亲,善良隐忍的母亲,刻薄古怪的姑母,吃喝玩乐的大姐夫,蛮横刁钻的婆婆,置身于外的公公,聪明能干的二哥,懒惰恶毒的多老大,性情直率的多老二,养尊处优的定大爷.......,在大清王朝摇摇欲坠之际,这些子民们,依然苦守着他们的生活习俗和享乐习性。通过“我”出生前后发生的事情描写,读者可以深入了解满族的文化历史和生活习俗,这是我以前从来不了解也曾去细想的部分,大清王朝时八旗子弟的职业安排,以及大清灭亡后他们各自的去向;也从来不知道一个家的小姑子可以气焰如此嚣张;读者可以了解到底层旗人的生活,底层旗人和汉人一样善良和隐忍,为了生活苦苦挣扎,忍不住心酸和同情;读者也会看到,即将国破家亡之际,旗人们毫不自知,仍然在自己的世界里活得有滋有味,固执地维护着那已经烂掉的尊严:有钱的真讲究,没钱的还在穷讲究,忍不住地摇头哀叹。有人说过“所有的自传,都在讲故事,而所有的创作都是一种自传”,老舍先生对旗人的爱,对旗人的恨,跃然纸上。
散文卷收集了15篇,如果你想走近和走进老舍,那这些散文是必须要读一读的。写地方的,你可以看出他对北京那种深沉的爱,所谓济南和成都竟然也只是因为和故乡有点相似罢了;写人物的,你可以了解他的出生和成长,不得不再次印证了《正红旗下》的自传性质,善良的母亲,霸道的姑母,助学的大师;写动物花草的,你可以接触到他心底最软和的部分,对自然对生命的热爱。如此热爱北京,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老舍先生,该是怀着怎样的愤慨和绝望,才会选择沉睡湖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