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身边是否有这样的同事或者朋友,做得最多,抱怨的也多,但是交代的事情通常做的还不错。“任劳却不任怨”。那么她可能是完美主义者,而且“吸引”别人给她更多的活,推脱不掉却未必都能做好,久而久之消耗了自身的能量,无法持久。
我们看下面一个案例:
来访者,女,34岁,项目经理,姑且叫小美吧
小美:“为什么一个部门,这么多人中,领导总是使唤我一个人呢?”
按照惯例,我要先澄清一下,是工作内容本身带来的挑战,还是内心的不平衡。
我:“假如,每个人都和你一样被‘使唤’,感觉会好些吗?”
小美:“会的,至少心里会平衡很多。”
接着,澄清是否“表里如一”。
我:“这些工作量,是否在你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
小美:“不在。很多时候,为了完成额外的工作,加班甚至熬夜是家常便饭。”
我:“领导知道你这么辛苦吗?”
小美:“不知道吧。”
我:“为什么?”
小美:“我没有说过。”
我:“那假如领导说‘你这么多工作,很辛苦吧’,你会怎么回应?”
小美:“我肯定会说‘没事儿,我能做好,这也是学习的机会’。”
我:“看来,领导多给你‘机会’也是很正常的。”
“表里不一”,这是造成大多数悲催者的原因。
我继续排查其他人的情况。
我:“其他人是如何做到不被这样‘使唤’的?”
小美:“他们说自己不会”
我:“你有过类似的体验吗?”
小美:“也有过,但我觉得即使有一些挑战,也应该去克服它。”
典型的“任劳不任怨”,我继续问:
“既然有学习的机会,你也认为在克服挑战的过程中可以有收获,那你难受的根源究竟是什么?”
“因为分配给我的工作越来越多,需要占用我自己的休息时间也越来越多。”
问题基本明确,还要排查一下,占用时间过多的问题是工作内容的现实要求,还是个人内心的完美情结。
我:“是工作量太大,还是你对自己的要求太高,要求所有工作尽善尽美?”
小美:“……是我个人要求太高。其实,现在想想,有时候没有必要追求完美,但一旦接到任务,就身不由己。”
典型的“习惯性完美”,继续引导:“任务交给了你,你总能用超常的水平,给领导惊喜,是吧?”
小美:“惊喜可能不常有,但至少可以让领导完全放心。”
我:“其他人呢?”
小美:“其他人可能就没有这么让领导放心了,领导往往要亲自跟进或者再做一遍。”
“剖析得差不多后,该往回收了。我先开个了玩笑:“如果我是你们领导,也会这么‘使唤’你,多放心呐。”
“没办法啊。”
“最后,该“出招”了:“有句话这样描述一个团队的不同成员:‘逞强者苦,完美者累,善卖萌者得天下。’”
小美:“这形容的就是我们部门啊。我应该算是逞强者加完美者,怪不得我又苦又累。”
我:“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办了吗?”
小美:“学会卖萌?可是我不太会啊。”
我:“这也是一项技能,需要慢慢学习和体会。”
小美:“我懂了。”
别做“习惯性完美者”,把自己逼上“绝路”,张弛有度,方为生活。
拙朴心理,关爱您的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