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青春期是有多可怕?多病态?
我以前没觉得,直到看了小说《刺猬的优雅》,有些不寒而栗。
小说里,女主角除了年老的女门房勒妮,另一位则是十二岁的女孩帕洛玛。
这两个在别人眼中差异过大的人,却因为拥有很多对生活共同的感受,成为不可思议的忘年好友。
帕洛玛,她本出生在一个父亲是政治家,母亲是文学博士的高级知识分子家庭。尽管在她傲视一切的眼中,父母亲都没什么智慧。
从她记事开始,她的家就住在格勒内勒街7号这栋高级公寓里。毫无疑问,她很早就知道,自己是个有钱人家的孩子。
可这个十二岁的女孩,却天生对所谓精英阶层看似装腔作势的生活深恶痛绝,仿佛就是她所生活阶层的背叛者。
她有着一般孩子少有的聪慧,即使故意要表现出成绩平平,可一不小心过人的智商还是常居第一。
然而,她对如此的学霸生活也无过多眷恋,从小看过太多深刻书籍的她,很久以来,只感觉自己的人生终点不过是个金鱼缸。
不仅如此,在她眼中,包括父亲以及所有的来访者,都走着一条相同的路。
“年轻的时候,尝试着让他们的聪明才智得到回报,像榨取柠檬般获取知识,谋得精英职位,然后倾其一生都在愕然中,思考为什么这般费尽心机,到头来却只落得毫无意义的人生?人们相信追逐繁星会有回报,但最终却像鱼缸里的金鱼一般了结余生。”
这就是通往上层富裕生活唯一的路径?可这一切,在这个十二岁的女孩眼中是多么的可笑。
她曾对自己姐姐那门当户对的未来公公,关于围棋低级错误的言论进行纠正,让这位体面的上层人士颇为尴尬。
客人走后,帕洛玛被父亲一顿狠批,他认为小女儿,这种行为显得极其没有家教。
可在女儿眼中,这群所谓的社会精英,不过是装腔作势而已。
她看到母亲醉心于浇灌她的植物。她不明白,为什么要细致到连每一片叶子都要浇透?她认为这不过是,富人太太们消磨时间的最好方式。
她亲眼目睹,母亲在高档的时装店里买内衣,被另一个妇人一手抓走了母亲看上的,最后一条性感内裤。
两个体面的贵妇就在默不作声中争抢着一条内裤,此事是以母亲松了手,放弃了争夺,气呼呼的离开告终。
这就是上层资产阶级的精英们的生活,在这个十二岁女孩眼中,简直无聊至极。
她甚至悲观的预感,自己的生命将在13岁那年终结。为了迎接这种有计划的自我终结,她时常从母亲的安眠药瓶里,偷粒安眠药,存好备用。
不过在离开这个世界之前,她还多次打量着她们一家四口住着四百平米的房子,感到如此浪费。她寻思着,趁家人们外出时,干脆放一把火烧掉这屋子?这样父母和姐姐,才会身体力行去思考,那些非洲难民们的生活。
这是多么可怕的想法!
不过在这个十二岁的少女眼中,没什么大不了的。她时常对没有上班在家无所事事的母亲,还长期睡不着觉,要靠大把的安眠药催眠,感到不可思议。
她不理解,母亲为什么总是纠结在自己矫情的痛苦里转不过身?还要彻夜失眠?
02
没有人知道这个女孩的内心计划,只是家人们觉得她沉默寡言,除了带她去看,她眼里装腔作势的心理医生之外,她感受不到来自家庭的理解。
天才总是孤独的,这个十二岁的超智商女孩,经常会感到,这种极致孤独带来的空虚。
也许,有时生活虽然比小说更惨烈,但我们总能从小说中提前感知生活的预警。
直到,她某次无意中发现,公寓楼下的门房老阿姨勒妮,竟然看的是非常专业的哲学书。
勒妮的眼神里,还有着很少见的纯真,这是一种长期被文学和艺术熏陶出来的感觉。
帕洛玛对这种感觉很是迷恋。
当她提出来,自己想在勒妮的门房坐坐,勒妮请她进来,什么话也没说,但是泡好了热茶,请她一起饮用,这种平等的交流,让帕洛玛有着从未有过的幸福和喜悦。
她会忍不住,跟勒妮聊自己看过的那些书,包括《马克思宣言》这样的书。
勒妮从不会像学校里的老师和家人们那样,对她看超出年龄的书,总表现出“不以为然”,总觉得这不过是一个孩子的稚嫩举动。
勒妮对这个对世界不幸充满同情心的孩子,很是真诚,时常跟她认真交流。
每次当帕洛玛离开时,勒妮都会在心里心疼这个心事重重的女孩。有时候,她甚至幻想帕洛玛,要是自己的女儿就好了。
渐渐的,两个人成为了忘年好友。
有时候,帕洛玛会静静的看着自己家里的保洁女佣和这位门房阿姨,吃着下午茶,在一起快乐的聊天。
听着她们那些比贵族们还说的美好语言,帕洛玛真实的感受到生活的点滴,不再是虚无缥缈的沮丧。
有意思的是,帕洛玛还和楼里的日本退休音像供应商小津先生,也有着很多共同的话题。
甚至被小津先生邀请过喝茶,而她对茶道的最深的感悟,却来自门房阿姨勒妮。
勒妮的博学和善解人意从不对这个女孩设防。本在帕洛玛深感堕落的生活中,一切都是漆黑一团,不曾想到,门房勒妮竟像一束光照亮了她的生活。
尤其当她看到勒妮和小津先生坠入爱河,开心至极。
03
可勒妮竟为了救一个流浪汉,自己倒在车轮下,帕洛玛才感觉到失去挚爱亲人般的痛苦。
除了小津先生的哭泣外,帕洛玛亲眼看见勒妮的闺蜜,那个保洁女佣听到噩耗后晕倒。
差不多一刻钟后,才清醒过来,可那一天,她完全没有办法进入工作状态,只能失魂落魄的请假回家。
那样子,让帕洛玛很难过。她感到自己根本没法进入内心。
一想起自己还曾经渴望自杀,渴望让爸爸妈妈和姐姐为死去的自己难过,她就觉得无比的羞愧。
过去自己所感觉的那种痛苦,和比起失去挚友勒妮来说,真的不值一提。
那些有关纵火和自我毁灭的无聊计划,只不过是无忧无虑,生活里的奢侈,不过是一个富家小姐觉得好玩有趣的想法罢了。
可失去勒妮的痛苦感觉,如同烟火突然熄灭,一瞬间世间万物都处在黑暗之中。这个十二岁的女孩,体会到无限的孤独以及肝肠寸断。
参加了勒妮的葬礼之后,这个十二岁的女孩,真正理解到了生命的含义,有很多绝望,但也有美的时刻。
她感到,在美的时刻时间是不同于以前的,就好比是音符在时间之内打了一个圆括号,一个休止符,而在外面,则是“曾经”之中的“永远”。
她在心里,对天堂的勒妮说:
“别怕,勒妮,我不会自我毁灭,我也不会烧毁任何东西。为了你,从此以后我要追寻着“曾经”之中的“永远”,追寻这人间之美。”
理解真正的痛苦,才懂得生命的意义。才懂得走出痛苦后的绝美,才不会甘心轻易告别,毕竟,人间值得。
@作者妮妮:
曾任记者多年,亲子教育与自我成长的终身学习者。
13岁帅哥的少女心辣妈,有深度的话痨达人,真诚幽默的非著名阅读推广人。
个人微信公众号:妮妮小屋(ninixw),欢迎与妮妮交流阅读与生活。
本文图片来自豆瓣电影,感谢原图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