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对火车的记忆是奶奶牵着我的手
在深夜的站台空旷得没有一个人影。站台上的灯光白的发青,照的地面冰冷。奶奶戴着黑框眼镜利落的短发别在耳后。
奶奶那天带我离开爸妈跟她和爷爷一起生活,那年我两岁半。
火车轰鸣着进站,汽笛声振聋发聩像是宣告着人生的起点站。
几年后,我背着宽大的军绿色书包里面有图画本,水彩笔,橡皮。爸爸妈妈牵着我坐绿皮火车回去读小学。车头冒着白烟,道路钢筋铁骨。
每次离开我都流眼泪 躲在被子里哭。
从此以后绿皮火车正式进入我的生活,每到放假前奶奶就会打电话催促爸爸妈妈把我送过去度过假期,一开始爸爸妈妈会有一个人陪我坐火车。
后来慢慢的就是送我进站,到目的地后有人接站。
那时候的绿皮火车人很杂三教九流全在一起
没有网络大家就天南地北的聊天,以前还没有快车所以经停的小站特别多,贼也多。时常发生口角动手动刀的都有。
车厢里可以抽烟喝酒打牌。一堆人围坐在一起很长时间就在车厢里度过,那时候有很多人恋爱也是在车上认识的,我记得我小时候就看到过上车不认识到下车就手拉手的,很多。
还有南北方过来旅游的,一次旁边座椅正面坐的几个北方阿姨,她们对面坐的几个四川的年轻人,北方的阿姨问年轻人是哪的,他们答四川的,阿姨们说四川人不爱干净,年轻人就此开始和阿姨们争论,几个小时都在争论四川人爱不爱干净。可能算是我第一次现场看辩论就是这个了。
每次开车没多久,乘务员就会推着餐车喊香烟啤酒矿泉水,但我最爱吃的就是车厢里卖的麻辣豆腐皮。到现在还记得那个味道。
初中后家里人就没怎么送我。
自己拎着包背着书包自己到售票窗口买票,拿到票坐在长椅上等着开门检票,那会检票有一个夹子,把票递过去,检票员就夹一下票根上就有一个缺口意味着已经检票了。
早的时候去不同的站台还是从铁轨边上翻过去,因为没有地下通道或天桥。所以身手也得敏捷。
我因为小所以都是在火车上听大人们聊天,很多新鲜事很多杂乱的人。
我记事起小我那么小独自坐火车的人我没有遇见过,那时候的治安确实不好。同座的人问我家里人在哪去了,我就说在别的车厢一会过来。
坐绿皮火车多了,我知道了很多车站从哪里进可以不用检票,哪里出站可以不用交票根。
后来初中的时候也确实坐过很多次没买票的绿皮火车。
绿皮火车没有电视,但是偶尔有广播,放一些音乐报一下进站信息。
车很慢,所以可以一直看沿途的风景。
最开心的是要到家之前,一些远处的灯光稀稀寥寥,要出站的人都会站起来活动活动,看着站台慢慢的越来越近。
我在绿皮火车上安静的看这些人,漂亮的丑陋的,斯文的,野蛮的,干净的邋遢的。各式各样,真是人间百态。
有转车去北京申冤的,有家破人亡要饭的,有荣归故里发财的,有不远万里出差的。
那时候我家后面就是铁路,放学扒在阳台就可以看到火车开过,那些窗口有脚丫,脑袋,宠物,和塑料袋。
比我大的表哥也喜欢看,我就问他这有什么好看。他说你不懂这叫仙人过路各有不同。
放学回家有时候我和伙伴会故意走铁路,遇到慢车会跟着跑然后挂住绿皮火车的扶手挂在火车上被带着走一段路,没多久就被铁路的巡视发现,报告了学校我们就不敢扒火车了。
后来又找来啤酒瓶盖 和大铁钉放在铁轨上等火车輾过去 就变成飞镖和小刀。
我们那座小城里,铁路和大河总是贯穿全城。
初中有一年我表哥带我回贵阳
表哥是铁路的职工,他带我坐了一节绿皮货车厢,到了龙里下车,我问他那我们又怎么去贵阳啊。他带着我在铁轨边等。
来了一个黑色的大火车头,他说我们坐这个。
这个钢筋铁骨大脑袋看着很可怕。我们爬上去站在驾驶室外面,声音很大。汽笛拉响的时候震得眼冒金星。那是我唯一一次坐火车头。那以后我再也不想坐车头。
上大学以后,我几乎就没再坐过绿皮火车。
我们国家运输发展很快。慢车被快车替代又被高铁替代。
前几年开车下班回家看见高架桥上还路过的绿皮车,现在全变成了子弹头的高铁。
一个时代结束标志着一个时代的开始。
速度越来越快,人们越来越忙,但是人和人怎么越来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