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的闹市
提起夏季,我每每想起夏季故乡的夜集。
太阳隐隐有要把天空染红的趋势,奶奶挑了条扁担,钩着两只水桶,向菜地去了。
天红的绚烂的时候我喊一句:“奶奶,你快回来嘛!”奶奶的身影便在从小路那头出现,扁担两头的水桶,放满了新鲜蔬菜。
太阳刚刚沉下去半边,一家人开始准备吃饭,灶火烧得旺盛,我们几个孩子轮流去瞧上一眼,却又总被大人呵止。
好容易吃过了饭,太阳已经沉到西边去了,奶奶开始有点着急起来,急急忙忙拉过几个崽子洗澡,这时,外面的灯火都亮了起来。
一切都收拾妥当了,奶奶拿过一把蒲扇,锁了门,领着我们出门去。
夏日的生活仿佛是从夜晚开始的,白日里大家都躲着不出门,这会儿凉风习习,暑气一点儿也没有了。远远地看见前边的灯光,还有各式各样的喧嚣,嘿,夜集,就要到了。
这会儿人已经渐多了,大多数是像奶奶这样领着娃儿的妇女,都拿着一把大蒲扇,穿着薄薄的衫,不时对着身边的孩子发出几声喝骂。
夜集的路并不宽,多是在自家门前青石板上摆摊的,扫帚拨去白日里的落叶,铺上一层垫子,就可以直接叫卖。其间售卖的,大多是自家的蔬菜瓜果,挑些卖相好的出来售卖,其他的送人也好,交换也好,都是随主人的意。
也有专门的菜贩子、水果摊子,糖果摊子,那些新奇的,自家菜地里见不到的,不过价格略贵。因此,时常看见有孩子缠着大人,撒着娇要吃的。碰上难缠的孩子,哭喊着、拉扯着大人的衣角要糖吃,摊子每每免费送一点给孩子,倒也从来没发现过有人偷拿了跑的。
儿时最吸引我的,是夜集小路尽头的那位个小摊,摊主每天挑来两个硕大的圆筐,一筐是嫩黄嫩黄的小雏鸡,一筐是嫩黄嫩黄的小雏鸦。奶奶碰到了相熟的妇女,这话一时半会可说不完,于是我便跑到这里,欣赏这可爱的小生命。
刚破壳的小鸡小鸭,筐里放得满满的,却没有一只会跑到外面来。走路还不太稳,一只摔了,一片也都倒下去,扑这翅膀努力站起来的样子,实在憨态可掬。几百只嫩黄吱吱在耳边叫着,不觉得嘈杂,反而易常悦耳。
夜集不大,买卖的货物也有限,但是人流却很多,每家每户吃过了饭,都到这儿来,似乎目的不是买卖,而是交谈集会,小孩子拉过玩伴,叽叽喳喳的就开始昨日未完的游戏。大人们遇到邻里,各家的生活,吃食都会成为他们的谈资。
等奶奶聊过了天,这时星幕已经亮起来了,月亮挂得高高的,孩子也困了,该回家去了。
夜集里人渐渐少了,摊主眼看卖的差不多,也开始收摊。
我们被奶奶扯着,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