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法医都隐藏着一颗侦探的心....为什么这么说,是有段故事。
高中时候班上有个女同学,是我们化学老师的女儿,高考的时候填报的是法医志愿。在年少的我们眼里,人家是很个性的,一个女孩为什么要当法医呢?个性啊。
结果,没考上,没到专业线(其实人家学习挺好的,缺点是英语不行,记得当时我英语就够差的了,她考的还没我高。。。),但她不服从调配,铁了心的要当法医,于是选择了复读,考不上誓不罢休那种,此举还小伙伴群体里引起了不大不小的争议。
后来大概五年之后,我们班聚会,其中就有她,人家真的考上法医专业了,正在实习,席间她也给我们讲了很多可以颠覆我们三观的重口味话题,也是那个时候我接触到了做蜡化、巨人观这些名词。结束后我们一起看望化学老师,也就去了她家。
在她的书房里,我们发现她书架上都是清一色的侦探小说:福尔摩斯、亚森罗平、江户城乱步什么都有。我当时就奇l怪,问她你这么喜欢侦探,为什么不当警察,而选择了法医?
她的回答我至今印象深刻,她说,作为一个女孩,当警察尤其选择侦破专业,会非常困难,她担心自己做不好。而法医又是医生也是警察,也涉及到分析死因,算是半个侦探,而且当法医虽然也很困难,但她有信心自己能做好。
从那个时候起,我相信,每个法医都隐藏着一颗侦探的心。
但法医行业的特殊性,也决定了他们要比我们口中那些“侦探”有所不同。让我们真正了解法医,视觉化的影像要比文字更加具有穿透力,大概也是这部《秦明·生死语者》所要表达的故事,有遗憾,也有值得深思的地方
从原著到电影的取舍
我是原著粉丝,也看过两部网剧,对于电影《秦明·生死语者》态度还是比较客观的,因为深知电影版的困难,原因很简单,原著《法医秦明》算是一部法医纪实小说。作者秦明文字质朴,将自己亲身参与侦破的案例进行加工,而核心内容则是在讲述案件的同时,将不为人知的法医学传递给读者,可见原著之所以畅销的第一动因就是猎奇。
因为作品中涉及到的法医知识非常专业,真实感更强,技术细节也更加准确。单元式的故事,从法医出现场的流程,到尸检的步骤,以及伤情鉴定、死亡原因的判定、寻找尸源的条件等,都在交代剧情的同时给出了如教科书一般详尽的讲解,让读者代入感极强,也只有读者在阅读原著小说才有的特别的阅读趣味和体验,这是核心卖点。
基于此,网剧《法医秦明》也是依样画葫芦,一条主线串起的单元式故事,以法医为立足点,脚踏实地,坚实地将这个特殊的职业带到观众的视线面前,也获得大量的关注。
但是,原著小说也有一个先天劣势,就是来源于真实案例的小说虽然具有极高的真实性,但往往也限制了作者的自由发挥和想想。拘泥于自己经手的案例的法医不太愿脱离案例去自己虚构故事情节,从而导致小说应有的故事性相对差了不少,以短小的单元案件掩盖故事性的不足,这是不争的事实。
PS,虽然从《无声的证词》开始,就出现了一条主线,与单元故事进行“糖葫芦式”串联,到了《偷窥者》主线故事的比重更是达到最高,但总体来说,还是聊胜于无,以至于到了秦明新作《守夜者》中,尝试了架空式的整体故事,但并不成功,所以到了《天谴者》里,秦明又回归了单元式的写法。
上述这些,完全不适合电影,电影长片很难用“糖葫芦式”结构呈现,但基于原著的单独案件又无法支撑100分钟的故事,再加上原著对情感描写上的劣势,这对于电影来说,都是踩雷,当然也是改编的空间。
以第一部《尸语者》为基础,将原著中几个案件整合成了一个“案中案”故事,或者说原创了一个案件,将原著中部分案件细节融入其中。比如电影中秦明“打脸”林涛那场戏,就是来自第19案《校园禁地》,罪犯被蚊子叮咬,成为重要线索。而嘉嘉的死亡片段,鼻腔内金鱼鳞片证明嘉嘉不是死于江中,不是第一现场。这个设定来源于《自杀少女》。
就连秦明后半段面对嘉嘉的尸体,也是源自第1案《初次解剖》,秦明第一次面对尸体却是熟人,产生强烈反应,最后坚持下来。
诸如此类,还有很多,所以本片就是原创了一个案中案,将原著中多个案件的细节进行融合与内,这样的改编。
而电影与原著最大的不同就是虚构了一个女主角的角色,将法医这个看似不食人间烟火的职业,进行了情感化的演绎。
也就是说,《秦明·生死语者》加重了情感的描写,关于如此改编,对于原著粉来说,能否接受那就因人而异了,个人持保留意见。但作者秦明自己倒是非常受用,在该片的点映会上,作者秦明表示自己挺喜欢这部作品,原因,我们再往下看。
那一刀背后的悲悯与柔情
想起了《大内密探零零发》里那位舞刀弄枪的医生:“不要瞧不起我们大夫,我们也是用刀吃饭的!”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为什么叫做“鬼手佛心”?大概是法医秦明对自己行业的评价了。
回到开篇那个故事,其实我们一直都不太了解什么是法医,哪怕重口味如我也是一样、我们班聚会的时候,我一直让那位女同学讲讲她遇到的离奇案件。从她口中,我们得知很多刷新三观的案件。比如她实习时候碰见的尸体蜡化,一个独居的老人,在家中煤气,死后一个月才被发现,加之冬天暖气和密闭的环境,那场面真是。。。。还有一个16岁少女被*杀的案件,尸体的惨状就别提了。。。
当时年少无知的我,一直觉得那些整日面对那些冷冰冰重口味尸体的法医,都是“神仙”,几乎不食人间烟火,胆子贼大。
所以要感谢秦明,因为他的《法医秦明》系列,才让真正了解法医这个行业,也明白了法医的真性情。法医不是机器人,也有七情六欲,比如《尸语者》中的《大眼男孩》,可怜孩子的遭遇,秦明和大宝的真实反应,甚至处理 能看出法医们,在面对一个个案子的同时,也是五味杂陈的。
所以,电影除了对法医这个行业进行了相关的呈现之外,主要就是树立了法医的形象,比起原著中纪实文学中的法医,电影里的严屹宽饰演的秦明看似冷漠,但内心赤诚。
用单田芳老师的话来形容,人心都是肉长的,秦明是法医,或许看惯过血肉模糊,见过恶劣不堪,见过太多无法表述、也不能播出的画面。但他们的内心,不会因为一句“习惯了”会变得麻木。
就好比玩过山车一样,头一两次或许都心惊胆战,当玩得次数多了之后,或许没有那么胆小了,但过山车飞驰带来的刺激是不会消失的。或许法医这份工作也是一样。原著《尸语者》,用了前半部分去描述秦明从大学实习到真正走上工作岗位的成长,但电影并没有呈现这部分内容,秦明一出场就是一位成熟的法医,而初出茅庐的角色刻画,由实习女法医嘉嘉来承担。
这个原创角色,是电影的情感突破口,恐怕一些书粉会觉得不适应,因为在她的衬托下,法医秦明变得有些多愁善感了,但恰恰如此,我觉得这个角色表现出了法医很多无法表达的内容,因为在她的衬托之下,电影中秦明之前的表现,都是装出来的。
最初电影中的秦明给人感觉是什么样?就是不苟言笑,高高在上的威严,因为法医这份职业,整天与生死打交道,不允许表现自己的情感,给予死亡最大的尊重。努力同时维持自己与死者的优雅,这就是秦明“端着”的东西,绝不会轻易放下。
但当嘉嘉的结局摆在面前的时候,我们才发现原来秦明努力表现出来的样子,但内心还是很脆弱的,原创的女主角很大程度上充当了情感宣泄口。这部分虽然后半段还有些繁琐,但其立意是值得点赞的。
我想这才是作者秦明喜欢这部电影的原因。
就像当年秦明说创作这套书的动机,那一个个猎奇的案件是吸引眼球的手段,法医专业知识和不为人知的日常是激发兴趣的手段,而这些内容归根结底,目的是为了希望更多人关注到法医群体。
所以《秦明·生死语者》拍出了作者秦明一直想表达的内容,一直相对告诉大众最核心的东西:交待给观众一个法医真实而立体形象。
这是一份与冰冷和死亡打交道的职业,但它光明、正义。严屹宽的形象极佳,他是独立的人物,也是创作者对法医这份职业的理想投射。拿刀吃饭的医生,鬼手佛心,不是浮夸的形容,而是法医的真实写照。
大尺度案件背后的真相
美国人约翰·罗尔斯曾在《正义论》中阐述:“我们之所以能够忍受一种不正义,唯一的正当理由是需要用它来避免另一种更大的不正义”。
所以《秦明·生死语者》并不是一部刑侦探案电影,是一部关于法医的职业纪实科普剧,更是一部犯罪片。
写实的犯罪事件、质感强烈的犯罪场景、黑色的悲剧宿命,构成了犯罪电影独特的魅力。它不避讳暴力,用鲜血渲染的镜头、用最直观的方式让你感受到世界的残酷和人性的罪恶。
这是犯罪电影的特色,有别于侦探或者其他悬疑电影,如《七宗罪》《老男孩》《追击者》这样的犯罪电影,会格外注重犯罪过程和结果,展示人性为主。正如《秦明·生死语者》这起案件,就是通过法医的视角,呈现人性。
还记得年少无知的是,当时只关注同学口中那些重口味案件带来的猎奇感,却忽略了案件背后的所反映的社会性,很多不可描述的地方。
“我们所害怕的,正是我们所渴望的”,这句话来自丹麦哲学家克尔恺郭尔。
克尔恺郭尔是存在主义大师,强调哲学家应探讨现实中人生问题。电影几起案件背后的故事,无不拷问着每个施暴者的人性,电影在这里,为了进行欲扬先抑的情绪铺陈,渲染了一定敌我力量的悬殊,以及碎片化的情节呈现,而完成故事拼图的,就是主角这名“爱管闲事”的法医。
在原著中,法医秦明这个角色,充当的职能就是推动故事发展,实际上就是解锁尸体密码,让“尸体说话”,从而完成案件侦破,而到了《幸存者》和《偷窥者》中,故事就相对“飞”了一些,秦明他们也开始涉及到侦破第一线了。《幸存者》里甚至还有动作戏。说白了,打破了第一本《尸语者》相对写实且有局限性的方式,用“半个侦探”的职能,完成故事推动。
所以电影别看故事基于第一本小说,但故事推动过程却沿用了后几本的设定,这一点无可厚非,商业电影的必然结果,人家小学生柯南都快变成终结者了,用电影中林涛的话来形容,一个“多管闲事的法医”也没什么大惊小怪的。
但这里涉及到到控制论与反控制论的问题,法医固然可以充当侦探的职能,但却无法作为执行者,所以他只能找出真凶,但无法抓捕嫌疑犯,还是因为职能问题。
而作为幕后真凶,他也没有机会接受正义的惩罚。
天才有时候,并不会死于万众敬仰,也许会死于寂寞;罪犯有时候,并不会死于道德惩罚,也许会死于力竭。
本片就属于后者,很大胆,这样的设定,是为了追求情绪铺陈而来的牺牲,所以才有了结尾处牵动人心的一幕。
当然不可否认的,电影还是尺度之内的,有些意犹未尽。说白了,就是一部犯罪电影的中的遮遮掩掩,我不说大家也应该知道为什么。
华语犯罪电影的困境
《秦明·生死语者》经历过一次该档期,从原先的4月份一直延期到6月14日,期间应该是涉及到删*减,至于删了那些部分,我就不得而知了,但考虑到电影的题材和对案件的呈现,可想而知,该片删减的主要内容就是两处。
比起网剧《法医秦明》直接给解剖台上的尸体打*码,电影版当然不会出现这种让网友吐槽的内容了。但可以肯定的是,这处内容100%动过刀子。
作为一部以法医为视角的电影,在解剖台上的几场戏,大多一晃而过,其中最后一场解剖戏份还有头没尾,所以我猜测,电影删除的主要内容在于前半段的案件细节,后半部分后来改档之后进行了一些重剪。
所以,《秦明·生死语者》现在给人的感觉,就是前紧后松,几处案件部分一晃而过,后面稍显冗长。因为对案件本身进行描述的环节不够充分,后半部分为了电影时长,又补充了一些东西,所以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PS,这里要挑个刺了,电影有限的几场解剖台上的戏份中,还是有一处疑似bug。
那就是开胸的方式,第一场解剖戏,对死者进行了“Y字型”开胸,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在原著小说里(还是微博什么地方我也忘了),秦明曾经说过,国内主流的开胸方式是“I字型”,这就是一种习惯性的手法。至于原因嘛,其实就是欧美人块头通常比较大,“Y字型”是主流,但对于国内来说,“I字型”。
但最后一场解剖,秦明准备解剖嘉嘉尸体的时候,虽然没有直观镜头展示,可能看出是准备在脖子下面下刀的,而是不是胸腔两侧,这是“I字型”,可能考虑到了上述原因,又变回来了。。。
而另一处河*蟹的地方,就是最后的巴士案件了。
电影里表达的很隐晦,但我相信也有不少观众看出来了,这就是一个“吃人”的案件,那几位落难者并不是像电影里描述的把她赶了出去,而是为了活命,把受害者给吃了。
这样一来,也就能解释为啥那几位在经历过这起事件之后,就开始精神不对劲了,毕竟这种惨烈的打击实在有些大,也可以解释结尾之处受害者的遗物——指甲,为什么会让凶手如此动容,电影里这一处细节没有交代。
结合本片作为犯罪电影对人性的刻画,上述内容加进去之后,这份拼图才趋于完美。
可惜,没辙。无论是描述法医这个行业也好,还是描写人性和现实也罢,很多地方是敏感的,不能表现的,所以成了现在这个样子,是华语犯罪电影的困局啊。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