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一听这三个字,不由得想是孩子学做饭。不,不,不,是我本人学做饭。
说来惭愧,本人虽四十多岁了,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对做饭却是彻底的抵触。自己虽然是农村家庭出身的孩子,由于家有姊妹四个,自己又是最小的那个,深受家人的宠爱,家里的农活都让哥哥姐姐们做了。加之父亲是位人民教师,自从上小学一年级我都是跟父亲住在学校里,父亲负责做饭,我就负责洗碗,洗衣服。回到家里,母亲干农田太忙了,没时间收拾家里,由于本人比较喜欢整洁,所以也是承担了洗洗涮涮的事,只是从来没上锅主动去做过饭。由于自己不会做饭,选择的先生是位比较会照顾人的男人。这得益于先生的原生家庭,他的母亲在他9岁时病逝,先生是家里的老大,还有一个弟弟。公公也不擅长厨房这些活,所以爱人早早撑起照顾家人的责任,蒸馒头,包子,做面条,做玉米糊,炒菜,先生十来岁时就做得得心应手。听先生说他在南阳上中专的时候,每次回校之前都要蒸一大锅馒头,洗一桶红薯才放心去上学,不做完这些事,就担心家中的老父亲和小弟饿肚子。我的婚姻也是一种投射,婚前爱人承诺要给我做一辈子的饭,由于自己不会做饭,惧怕婚姻中七七八八这些杂事,所以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先生,不为别的,只感觉在先生身边就有一股无名的安全感。婚后生活确实如先生所承诺的一样,家里的七大姑八大姨的事都由先生处理,孩子每次感冒生病先生比我还着急。在我家每天早上五六点钟厨房就奏起锅碗瓢盆曲,先生忙碌的身影在厨房穿梭着。我呢,早上收拾好后就倚在厨房门边欣赏那早晨的一碗粥,闻着香气溢人的菜,一切的美好就定格在那里。一晃十六年就过去了,自己也全然陶醉于朋友同事羡慕的眼光中,嫁了个会照顾人的先生。
去年一次偶尔的听课中,听院长说妈妈要做好妈妈该做的事,我一下子想起来了,儿子之前曾经问我,老师读的看图写话中,为什么都是妈妈做饭呀,而我家是爸爸做饭,当时我跟儿子是这样说的,在我家,爸爸妈妈是有分工的,你看妈妈虽然没做饭,但妈妈给你洗衣服,辅导你写作业,儿子听后,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说,好像是这样的。随着后面听抖音连线,院长不止一次地强调,在一个家庭中,妈妈要做好妈妈该做的事。有句话叫妈妈的味道,爸爸做得再完美,可还是代表不了妈妈,妈妈应该做好妈妈的事,做好一个媳妇该做的事,做家里的定海神针。之前在张奋赢老师的文章里,读到宗翰做的饭菜色香味俱全,真是令我连连赞好,我再也按捺不住了,决定学习做饭,战胜了我这辈子不会做饭这个心魔后,勇敢地踏入厨房这个战场,一连关注了两个抖音号,一个是专门做各类饼的,蒸包子,馒头,做面包的,还有一个是做家常菜的。
说干就干,早上六点就起床,边看抖音直播边实践。于是乎,千层饼,手抓饼,葱油饼,盘丝饼,肉馅饼,韭菜饼,麻酱饼,梅花饼,还有各类糕,红糖糕,红枣糕,玉米糕,蒸面包,蒸包子,蒸花卷,糖三角都摆上了我家的餐桌,看家人吃得香喷喷的,我也特别有成就感。当然这中间也少不了先生的赞扬和鼓励,经常在两个孩子面前说,自从你妈妈学会了做美食,我们家的生活更上一次楼了哈,真是辛苦妈妈了呀。
女儿特别喜欢吃我做的韭菜虾仁饼和盘丝饼,每次周六接她回家时,晚上我都会做些给她吃,看她吃得津津有味的样子,我想那应该是妈妈的味道了吧,也许若干年后,这种味道,这种温暖会还继续用另外一种方式陪伴着孩子吧,顿时觉得特别有欣慰。
高艳玲每日一醒第7篇
2022年7月3日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