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来听听--儿童阅读与讨论》第一章揭开“说来听听”的序幕

        作者曾经做过一个阅读循环表,串联了阅读行为的每一个环节,任何事情总是要从一个选择开始的,就像阅读始于选定一本书,讨论始于选定一个话题。

图片发自简书App

        作为一名父母和老师,或者阅读规划指导者,应该帮助儿童参与到阅读的全过程,帮他们成为剧作家--改写文本,导演--诠释文本,演员--演绎文本,观众--接受文本、响应演出,甚至是剧评人--讨论、解释文本或者进行专题研讨。

        我们日常接触阅读的儿童中,很大的比例都是读到某一个作家的一部作品或者某一个系列的某部作品,非常喜欢,就去把这个作家或者这个系列的其他作品全部找出来,一本接一本的读下去,我八岁的儿子恰巧就是这一类型的读者,在我们传统的概念当中,这应该就是热爱阅读的表现了,在老师和父母的眼中,这个孩子也应该是成功的典范了,但是这样的结论很片面,是很站不住脚的。对同一类型作品、特定作家的作品进行重复阅读,其实是一种井底蛙式的阅读,他们不知道井外的世界有多么丰富多彩,更可怕的是,他们或许压根儿就不想知道他们怕走出井底会遭遇不测,他们担心一旦走出井底会有各种不适应,担心读到乏味的作品,担心读到监生的作品,担心阅读过程太耗精力,担心读到的作品不对胃口,甚至直接用没空来拒绝。

        那么这种井底蛙式的阅读模式要如何进行破解和改变呢?作者调查研究发现,倾听和分享阅读经验,是可以改变一个人固定阅读习惯和阅读模式的。我们都曾经因为自己喜欢或者尊敬的某人,分享他们看过的一些书,谈论他们的阅读经验而受到影响,也去看了这些书。或者在和别人闲聊自己所阅读过的一些经验时,不知不觉这些阅读经验已经成为我们思想的一部分。甚至在生活中也发挥着他们的作用。在我们倾听别人的阅读经验,分享我们的读书心得时,相互之间通过分享热情、交换信息,是可以提高我们探索不同领域阅读意愿的。

      因此,“讨论”在阅读中的确扮演着核心角色,正如八岁的小女孩儿萨拉所说“除非我们将读过的书拿出来讨论,否则我们无法真正明白自己对这本书的看法”。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