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本周学习主题管理与管理者的开发,找到了锁春高层在3月份线下游学走访广西的一家服装企业照片(走出去让改变发生,我们每两个月走到不同分公司走到不同的当地本土企业),颇有感触。
很多经营管理者并不重视管理的开发,大多数都是因为这些经营者靠经验与市场红利赢得市场份额、取得一定成就,把这样的市场红利当成是自己能力的体现,最近再次学习道德经,想起其中一句话“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大概意思就是讲:自以为是的人,得不到显昭;自我夸赞的人,建立不起功勋;自高自大的人,不能长久。可多少经营管理者不是这样呢?因为今天取得成绩变得傲慢、自以为是,而忽略了新的市场环境变得越来越复杂,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顾客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如果我们还固守并实施着之前的管理方式,那已经无法适应,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的企业曾经辉煌一时,终究烟消云散,这就是为什么会有中国民营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2.9年,中国每年约有100万家民营企业破产倒闭,60%的企业将在5年内破产,85%的企业将在10年内消亡,能够生存3年以上的企业只有10%。每一个经营管理者都应该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创业几年走下来,庆幸的是我们还活着,并且一直在前行,每每回顾从0-1-走到今天,很多时候都为自己捏把汗,我相信大多数创业者一刚刚开始我们都是没有系统性,但走到今天一路学习才开始真正理解企业的经营真的需要系统经营,而管理开发就是系统经营得不断开发,为了公司持久发展,这是我们经营管理者必须要去做的事情,管理开发其实就是一种创新、改组与不断否定自己并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不断清晰自己的过程。不断问自己:如何根据市场变化清晰界定企业不同阶段的使命并组织激励人去完成使命。而企业这些所有的关键行动都是靠企业中的人去完成,因为如何让管理者适应当下的工作迎接新的挑战、让自己在工作中得到成就感?这就需要做管理者的开发,不断提升管理者自我的经营管理能力。
结合学习与经营实际分享一些自己得思考与感触:
1.管理的开发终极目标是让企业能在市场中健康持久的生存与成长。要根据市场、顾客的变化定期的界定企业的事业理论,事业理论不清晰,企业就会用错误的工作方式哪怕有优秀的员工,员工也很努力但可能也会让企业在市场上走向衰退,我们在去年年底当业务发展几年以后,不知不觉感受到瓶颈的到来,我们重新梳理我们的事业理论以后,清晰的界定我们的顾客是是谁?我们的业务是什么,让整个团队通过充分研讨达成共识,今年一系列的变革,让我们整体的经营管理有了巨大的变化,得到了客户的好评。通过去年事业理论的梳理,也让我认知到创业者都应该要具备定期不断否定自己的能力,每一次新的业务就意味着作为经营管理者的我们即将面对二次重新创业的准备。
卓越只是一种静态的过程,你必须不断的变化,你只有在不断的变化过程中,你才有未来,这就是企业家精神。
管理者开发的几点体会:
1.战略研讨会的定期召开,让管理者参与当中,参与讨论与理解企业的战略本身就是一种成长,我们在前些年做过两次,但那时候理解与认知深度还不够,加之企业人力体系的建设不完善,流失一些管理者,回过头来看做的并不好,中途甚至自己也会有停止的念头,今天的学习让我有了新的反思,在现在事业理论清晰,人力体系建设也在持续改进中,战略研讨会还是很有必要持续做下去。
2.高绩效精神,最近思考最多的就是绩效精神,如何让员工真正理解高绩效精神的价值,如何通过目标管理我们的行为?假如:总部——分公司——门店每一个人都很清晰知道自己的每一天目标是什么?为了完成目标我应该做到什么?那么我们会更加卓越。最近通过自身重视及核心团队沟通借助CRM工具的导入,持续的改进中,昨天参加营销中心的会议时,我告诉团队伙伴们,我的责任是你们在锁春工作的时间里你每一天都在进步与成长。
3.组织结构的设计,这一块在上周其实已经学习与分享到了,好的管理职务的设计让团队成员具有成长性、挑战性、空间性。我们在事业理论、战略、目标清晰了之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组织结构的变革,中心的合并与部门的合并,还是调整与优化的过程中
4.打造学习型组织,管理者更应该以身作则,带头学习,在去年开始我们成立了自己内部学习型组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目标运行大半年时间,还是达到了自己的期望值,最近也有了一些新的思考,目的是让学习型组织做的更好,让成员们能有更好的成长性空间。
结合最近实践还有一点感悟:管理者的开发跟管理者直接上司的自身管理能力及角色定位有很大的关系,我越来越体会到管理不是管控,而是激发下属的潜能,但现实中很多的管理者真的把职位当权利,把权利当能力,对下属是管控而不是激发,很多时候都是一个人不停的讲,我认为那是一堆的废话,讲的太多,缺乏倾听,“人之大患、好为人师”!多么简单的一句话,可是知易行难,我最近在处理几个分公司及员工的事情时,我越来越体会到作为管理者的我们对下属管理者的开发影响是巨大的,我们很多时候其实更应该是一个教练的角色,我越发感受到其实每一个人都是很有智慧,我们要做的就是一个教练角色,多去倾听他们的心声,多去了解他们的需求与遇到的瓶颈,然后提出正确的问题,令到他们看到自己看不到的一面,我们就是一面镜子,给他一定的指引走出自己当下,激发他的潜能,找到自己定位,创造高绩效。
另一点体会:管理要多关注人性。
最后管理者开发,首先我们自己要以身作则,开发别人先学会开发好自己,管理好自己,不断精进自己。与所有伙伴与同修们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