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阅读的内容是“如何应用临界知识”,学习知识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实际需求,只有将内化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才算真正掌握,这对于临界知识同样适用。
天赋与临界知识
在第四章成甲老师结合自己的经验,向读者阐述了他所熟悉的应用方法。在临界知识之上的万物是想通的,于是老师提出倘若能在自己的天赋或是兴趣之下发现临界知识那更是极好的,即做了自己喜欢的事又完成了临界知识积累,一举两得。
大多数读者应该同我一样,摆在面前的第一题都是对自己的陌生,我有天赋吗?那是天才拥有的技能,跟我这普通人应该没有关系。但成甲老师却给天赋下了别的定义:
天赋,是你自然投入而熟视无睹的事情,是你不由自主,理所当然去做的事情。——成甲
并提供了他自己寻找天赋的方法,看到他找出来的天赋是聊天时,我不厚道的笑了,成甲老师真顽皮,聊天也算天赋吗?
也许对你我来说聊天只是与他人交流的工具,但在成甲老师运用黄金思维法则,抽丝剥茧找出了他聊天与他人最大的不同:“我喜欢的不单单是聊天,真正让我感到兴奋的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激发别人的潜能”,这才是他的天赋所在,正是这项技能成就了他的影响力。
总结:天赋或许就躲在一个我们不自知的领域。多从那些我们花了时间却不自知的事情,或兴趣入手寻找背后的规律。
临界知识应用
老师说“刻意练习把临界知识真正应用起来,解决知行合一的关键”。它要求在不同的场景和不同的时间里都能重复使用临界知识,这就需要具有敏锐的感知力,能够分辨不同的场景,从而使用不同的临界知识。
就这点而言难度是极大的,我们常说“知道了那么多的大道理,却仍过不好这一生”。“知道”和“做到”之间的差别就如同种族文化差异,我们知道差异存在,但要去完全消除差异需要涉及极其细碎的风俗习惯,思维差异等,难度甚大。
当然这些结论需要一个假设:我们已经掌握临界知识,欠缺的是实践。
那么我们又该如何掌握临界知识呢?作者从借助外部资源和刻意练习两方面提供思路。可以看出“刻意练习”在掌握临界知识和使用临界知识方面都有重大的意义。就掌握临界知识方面,刻意练习指抓住问题本质进行大量重复的练习。
经过上述假设和刻意练习使用临界知识后,临界知识就能发挥更大的作用——预见性认知。
对获取预见性认知成甲老师指出必须剔除人们的应激反应和单因果思考,取而代之的是结构性反应和系统化思考。
机构性反应:作选择时,不仅要根据接触到的现象做出反应,还要思考导致这个现象的系统结构是什么。
系统化思考:任何一个时间都可以看作是一个系统,任何一个系统都由多个元素组成,元素之间关系形成了结构。把各种结构的作用以及之间的互动效应当做一个整体来考虑,就形成了系统化思考。
总结:刻意练习在掌握和使用临界知识两方面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使用临界知识培养预见性认知是成甲老师提供给我们的另一强大武器。
构建自己的“能力圈”
能力圈是由你真正擅长并懂得的知识组成的,而且在这些领域里,你要比90%的人都做得好。——成甲
个人理解所谓能力圈是指:以自己为圆心,所掌握的知识未半径,画一个圆。圆内是知识范畴,圆外是未知领域,当掌握知识越多时相应的接触到的未知也就越多。
能力圈的构建需要我们清楚自己的能力范畴,所以列出自己的能力成了关键。至于成甲老师说的90%,我的观点:即使所列能力并未超越9成人,但通过刻意练习仍有希望成为我们的能力圈。
“重大决定请在能力圈内做出”——这是成甲老师送给读者的箴言。
总结:能力圈越大,做重大决定时更从容。我们需要做的是增长知识半径,扩大我们的能力圈。
以上就是今天的读书笔记,成长不停,阅读不止,一起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