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少追剧,二十多年来的“热剧”几乎都没看过。但在百忙之中,却带着仪式感地郑重打开电脑,追《如懿》。
只因从铺天盖地的宣传中,隐隐感到,那里面有一样东西,她有,我有,于是,就想去和它拉拉手。
拥有着美好的爱情与婚姻,我甚至没有“七年之痒”。但这相通的情,究竟又源自于何处?
看着看着,我就懂了。
我们都是用情很深的人,都有一个兰因絮果的“他”,她的叫弘历,我的叫“单位”。
爱的太纯, 所以,我们都伤的很深。
年少时,我们充满对爱与被爱的期待,渴望一份幸福的归属感;他也爱我们的青春活力、纯真眼眸。于是一拍即合,入府相伴。
然而,“皇宫”的本质与他的“身份”需要他时时放下我们唯一的需求——“情分”:
毕竟他拥有的不止是我们。还有很多人,很多事,需要他去面对、去平衡。
一路上,他更多地要考虑“大局”。经常不得不去给予那些或有家世背景、或助前朝博弈、或爱撒娇、或会哭闹、或怀私心、或有城府的人更多的“关爱”。
我们看在眼里,理解他,心疼他,始终“懂事”地在他身后默默付出、支持他。我们相信只要“情分”在,任何隐忍都是值得。
我们之间:互相知道,就好。
在他心中,我们也曾是有份量的:暂时不能给你招眼的“爱”与“利”,那就在某个合适的时机,给你一个“名分”与“平台”。
然而,我们从来不醉心于“皇后”的位子。只是想在他需要的时候,尽自己所能,为他做点事。
可一切怎么渐渐变了?
暗中偷换的,又岂止是流年?
他不再懂我们,我们也不再懂他。不能再敞开心扉交流,甚至,阅人无数的他开始把我们也当作必须要相互“算计”的对象。
看着我们不能如他所愿驾驭管教一批又一批的新人,变得“无能”、“无用”,他一次次对我们失望。可谁都知道,那些人的种种难道不正因这“宫墙”和“皇上”开始的吗?
身为“皇后”,在他眼里,我们永远比不上“富察氏”。
终。
如懿最初的悲剧在于爱错了对象,最终的悲剧在于彼时彼刻的她别无选择,禁足宫墙之内,不似书中自缢,便如剧中病逝。
她只有这一条“离开”当下的路。
也许我会比她幸运?
时至今日,在这宫墙之内,如懿已经生无可恋,进退无路。
只因她再没有期待,再没有可托付。
然而 “他”会说:这么多年,难道朕给你的还不够吗?!
我和如懿凄然一笑:
“皇上,此次秋狝,一路顺风啊 ”
如果不再爱了,不要耿耿于怀沉没成本,未来可期
看图说话
有过的情分
就让它活在回忆里
你的情如此可贵
下次
可要好好托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