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大家都忙着做工作总结汇报,自己从事工作这么多年来,一直最害怕的便是公众演讲。和书中2005年世界演讲冠军兰斯·米勒说的一样,
“当演讲者面对台下观众时,他们的生理和心理都会出现复杂奇怪的变化,如无法思考,身体会不由自主地颤抖。比方说台上的我和台下的我简直宛如两人,能量水平完全不同。”
上面这段话便是我的真实写照,并且由于生理变化,我身体不仅是颤抖,而且会不由自主的晃来晃去。在朋友的推荐下,我开始阅读这本《成功演讲的奥秘》。
首先我听了一下得到APP里面对这本书的解析,得到APP从七个结构对全书进行了解读,结合语音和图片,我觉得基本把全书的概要罗列清晰了,但是我个人认为全书附录部分,也是一个非常精彩的章节。在这里,作者收录的是历年来各个演讲冠军对演讲的感悟,而得到APP对这部分并没有相应的解读。
在书的附录部分,作者收录了9位世界演讲冠军对演讲的感悟,他们都从各自的角度分享了一些演讲心得体会,我个人认为这部分非常的实用,也想聊聊我对其中一些观点的感悟。
1.“明确的,可吸引所有观众的主题”
书中讲到,一方面演讲者的主题必须简单明确,要和每位观众息息相关,并且演讲者要做到发自内心去演讲,与观众之间产生情感共鸣;另一方面演讲主题必须对观众有价值,能让观众的生活发生改变。
演讲者的演讲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可以有道具,可以有互动,这些都是提高体验的方式,但是真正打动观众的无非还是价值。这就要求我们在开展一场演讲前必须做好调研工作。
我认识一位不错的老师,每次在演讲活动前,他都会先给大家做好课前调研,调研内容包括人群的细分,需求的分类等等。当收集好这些信息后,他会对他的课程有针对性调整,从而提升课程对观众的价值和意义。
2.“一个故事一个要点”
这点有点像我们平常和人讲故事一般,我们总是从A点讲到B点,又讲到C点,我们总是寄希望于一个故事中突出很多个观点,结果常常得不偿失,对方只会被我们这么多的要点搞晕,往往不知道我们到底想传达什么?
日常工作也一样,最近我们在不断的推出一些课程海报,我们也希望在一屏(一个手机屏大小)的页面,可以把课程信息全部展现出来,可恰恰是这种大而全的思想,导致我们的海报往往缺失重点,让观众无法了解到核心的要点到底是什么?
3.“重现”,是重现情景,而不是重述情景
虽是一字之差,但最后给观众的感受却是天壤之别。现在我们都知道打动人的只有故事,于是我们在演讲的时候经常会加入故事。但是很多时间,我们只是在复述我们的故事,把故事讲给观众听,常常忽略情感的同频共振。
书中告诉我们,要重现情景,把观众带入到自己的故事中,让观众身临其境,让观众听到自己的声音,看到自己看到的画面,感受到自己体验的一切。让自己的真实情感自然流露,带着观众一起哭,一起笑,一起体验爱。
4.“不要说教,要平等沟通”
书中说到,作为一名演讲者,我们该做的事情是分享,把经历、故事、观点分享给观众,至于观众如何选择?如何行动?那是观众自己的事情。
这点很有意思,其实这点从道理上,似乎每个人都懂,并且我们也都非常厌恶别人对自己进行说教。可我还是见识了很多段位比较高的讲师在授课的时候会出现这个毛病,或许我自己也会在某个时间段掉入这个陷阱。文字对面的你,不妨也可以回顾一下,看看自己是不是在某个时间段上也出现过这样的问题。
书中分享这点,或许是在告诫我们,平常进行演讲活动的时候,需要不断的自我提醒和检查,让自己时刻不要掉入“说教”的陷阱。
5.“开始演讲前和观众进行目光交流”
这点我自己从来没有尝试过,我只是发现每当自己紧张害怕的时候,自己的目光是躲闪的,自己站在上面非常害怕和下面的观众进行目光的接触,巴不得自己的眼光可以一直盯着PPT。另外一个方面,或许是因为紧张,所以自己巴不得快速结束演讲,所以无法做到气定神闲,开讲前淡然的看看台下的观众。
书中讲到,演讲者上台前,先是安静的注视台下,和观众进行无声的沟通,和观众建立心灵纽带,形成某种精神上和情感上的关联。
小编决定,在下次上台的时候,要好好尝试一下这招,或许达不到书中所说的“建立心灵纽带”这样的高度,但可以看看是不是对演讲恐惧能够有所缓解。
6.演讲的重心不是演讲者而是观众
书中讲到,演讲者登上讲台时,不要想自己说的话和要做的动作,这时只需要关注台下的观众。忘记自己,关注观众,引发观众共鸣。
书中讲到,演讲者应该足够的谦卑和真诚,必须时刻以观众为中心,让自己从观众心目中的神坛上走下来,不要表现的自命不凡,高高在上。为了确保自己和观众没有什么与众不同,演讲者可以分享自己失败的经历。
这点我觉得很重要,我自己就经常站在台上犯这样的错误,我的关注点常常在如何顺利的把演讲讲完,对台下观众的反应常常会忽略。
7.讲述个人故事
我工作中的一位小伙伴,文字能力不错,可是每每需要写文案的时候,她总习惯于讲述他人的故事。整体文章看上去也没有什么不好,可是总感觉缺少点什么。我想或许她缺少的就是文中的故事并不是她自己的。
每个人的故事是独一无二的,我们在讲述自己故事的时候,会更加轻松,更加自然,无需费力演绎,真情实感会自然流露,而恰恰是这种感觉会感染观众。
这个时候一定会有人说,我没有那么多惊天动地的故事怎么办?其实我也一度遇到过这样的问题。书中给了我们答案,你的故事不必耸人听闻,可以是一些生活细节,可以是孩子干过的捣蛋事情,可以是儿子看完马术比赛是的一段评论,普通至极,但一定要有真挚情感。
8.刻意练习
书中还有很多精华的部分我并没能一一罗列,但有一点我个人认为是在演讲中必不可缺的——刻意练习。
我是一位成长型思维的人,在我看来,只要是技能都是可以习得而来,演讲也毫不例外。我本人是位典型的演讲恐惧症患者,记得以前参加过一次演讲训练营,老师对我的点评,“如果你能够找到自己坐在台下正常说话状态,你就可以完美登台了。”足可见,台上和台下我表现的差异。
现在自己迫于工作的需要,经常需要登台主持一些活动,虽然只有短短几分钟,在开始的时候,自己还是异常慌张,明明是准备好的主持词,上去之后也是丢三落四,还经常卡壳。尽管如此,由于工作压力,自己也只能硬着头皮站上讲台。没想几次活动下来,发现自己可以很好的和紧张同行了,自己可以带着颤音抖腿,带着混乱的大脑直接上台了。
全书还有很多很精彩的部分,我并没能很好的解读,文字前面的你,如果对这个主题感兴趣,建议买本书自己看看,一定会大有收获。
THE END
作者:静夜慢慢
标签:培训咨询 / 健行健康 / 养育传承
人生箴言:人生不努力,对不起自己
个人微信号:13916324506
若是同频伙伴,欢迎勾搭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