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昨天一个读者在公号后台给我写来长长的话,表达了她自己对学生的担忧。
这个读者在中学做班主任,每天和00后的学生们打交道,她说,我现在越来越担心我的学生们价值观扭曲,这一点还没有多少人意识到,但我们作为老师的,却看得很明白。
曾经学校规定学生上课不允许带手机,但有人偷偷带,家长也不满意,说万一有急事联系不到孩子怎么办。
于是学校改了规定,可以带,但上课时间不允许玩手机。
但做过学生的人都知道,这点规矩,几乎是形同虚设。
年轻的学生过剩的精力,全部发泄到了网络上,他们刷微博、上头条、看快手、刷抖音,玩得不亦乐乎,有些学生还自己拍视频上传。
本来这件事在老师眼里也没什么大不了的,网络时代嘛,学生开拓眼界也没什么不好。
但后来有一件事,让她意识到这件事如果再不管,或许会出乱子。
某次学校进行一次调研,调查学生将来的职业理想,结果让人惊讶,几乎有半数以上的同学,都选择了商人、明星、主持人、网红。
只有不到20%的人选择了老师、律师、医生、科学家等等这些我们学生年代曾经最火热的职业。
老师为此特别开了班会,询问学生们的想法。
有的学生表示,做明星做网红多好啊,又有人关注,又能赚钱,这不就是成功吗?
老师很无奈,成功有很多种,如果人人都做明星了,谁来做国家的建设,你们住的房子,生病要看病,谁来做呢?
还有的学生说,我不准备考大学,我毕业就去闯荡世界,读书不就是为了赚钱吗?
老师更无奈,还是要做基础的事情,读书是你们这个年纪最应该做的事情啊。
学生不以为然,那可不一定,你看网上好多明星都和我们年纪差不多,有的人比我们还小呢,小学生就是网红了。
这种让老师非常焦虑,她担忧地对我说,等到这批孩子成长起来,真的不敢想象我们的世界会变成什么样?
2
的确,这个年代,出名这件事,变得越来越被大众所知,年龄也越来越小。
比如最近火爆的一些综艺节目,小姐姐们的平均年龄才21岁,还有一位00后。
我菊姐最开始不被看好,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年纪大了,我原以为是有多大,,一年履历不过才26岁。
曾经看过一篇热文,提到某个流量小生,文章里特别惋惜地说,生于1993年的他,已经是大龄小鲜肉,竞争力正在逐渐衰退。
前几天我看了一份抖音的用户画像调查,抖音百万粉丝的红人平均年龄不到24岁,使用抖音的用户平均年龄也只有23岁。
在我的认知里,95年左右的孩子还应该享受美好的校园生活,可你打开网络看看,那些动辄百万粉丝的博主,几乎都是这个年纪,甚至更小。
而像我这种80后,早就被拍在了沙滩上,叫一声大叔都是尊敬你。
前几天,我一个95年的朋友发微信说,哎,感觉自己老了,在微博上竟然有人叫我大叔,我真的觉得青春离我远去了……
我顿时觉得好辛酸啊,23岁青春就远去了,我这种30岁的老帮菜是不是该去死一死……
我不反对年轻出名,但我不太赞成,年轻人一门心思想出名。
我曾问过一些年轻的朋友,为什么想红?
他们的回答中,除去出名带来的名利光环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成名这件事,看起来没有什么成本。
写一些搞笑段子,网友一转,你就红了。
拍个有趣的视频,网友一转,你就红了。
长得好看拍照美,网友一转,你就红了。
我看到一则新闻,一个高一的女生拿了家里二十多万跑去韩国整容,回国之后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让自己变得更好看,好出名。
想想我高一的时候在干什么,染了一个土掉渣颜色的头发,就沾沾自喜觉得自己帅哭了。
真是时代不同了啊……
3
年轻人觉得成名没有多少成本,这个反映出一个问题:
他们已经过早地在考虑回报率。
拿读书和出名这两件事来做对比。
我们的学生时代长达十几年,哪怕现在你在高中,还要再读四年大学,毕业后又忙着找工作,做各种漂,风险忒高。
而且,也不是读书读得好,人生就过得好,新闻里说多少北大清华的毕业生都找不到工作,读书的回报率不容乐观。
反观出名这件事,回报率就会大大提升。
只要你长得好看,有点才华,要么足够有趣,你发点东西,马上就能红,一夜成名的事情早就不是传说,而是家常便饭。
红了就有粉丝,粉丝就会支持你喜欢你,每天围着叫你小哥哥小姐姐,还有广告商找你做广告,能挣钱,提前完成人生目标。
这样看来,成名的回报率比老老实实读书高许多。
《奇葩大会》上,一个00后的公号作者在分享曾提过,自己在学校不是好学生,被老师批评被同学看不起,结果自己做公号月入10万,她就想通过这件事告诉曾经瞧不起自己的人,自己同样非常优秀。
后来,这件事被多少公号拿来当做励志素材,来表达读书不是唯一出路的观点,表达网红经济对人的改造。
但是,作为读者,有太多人会错了意。
将读书不是唯一的出路,变成了读书无用。
从网络改变时代,变成想要出人头地,就要出名。
先不说那些红人背后付出过多少辛苦和努力是你看不到的,光说成名这件事,可不是必然和一劳永逸的事情,它实际上和读书一样。
有多少人靠读书改变人生,就有多少人读了一辈子书都毫无作为。
有多少人靠网络一夜爆红,就有多少人想红想疯了但依然默默无闻。
成名和读书一样,都不是成功的必然等式,更不是唯一自我价值的实现途径。
4
前几天,我看了一个短小的视频,里面的话让我印象非常深刻。
有一位“人生导师”,对着台下年轻的学生做演讲,他说:
再过两年,你们将完成自己目前的学业,再过三年,你们就会去到自己想去的国家,上自己想上的大学。
再过五年,你们将会开启自己的职业生涯,我们在座的许多同学会进入顶尖的公司,然后你们会结婚、买房。
十年后,你的人生就会安定下来,十五年后,你30岁了,你的人生轨迹也会就此定型。
听起来这些话很动人很励志,但你细细琢磨一下,是不是也有不太对劲的地方?
然后在视频里,有人站起来说,你的话是错的。
他是这样说的:
有的人21岁毕业,到27岁才找到工作,有的人25岁毕业,但马上就找到了工作。有的人没上过大学,但在18岁就找到了热爱的事,有的人毕业就找到好工作,赚很多钱,但过得并不开心。
有的人选择间隔年,去寻找自我,有的人在16岁就清楚知道自己要什么,但在26岁时却改变了想法。
有的人有了孩子,却还是单身,有的人结了婚,却等了10年才生孩子。
有的人身处一段感情,爱的却是别人,有的人明明彼此相爱,却没有在一起。
视频里的那个人顿了顿,然后接着说:我想说的是,人生中的每一件事都取决于我们自己的时间,你身边有些朋友也许遥遥领先,有些朋友或许落后于你,但凡事都有它自己的节奏。
他们有他们自己的的节奏,你有你的。
耐心一点。
5
很多年轻人,已经失去了耐心。
无法沉下心去读书,无论让自己安心过眼下的生活,总想着跳出去,走出去,火出去,总想着一夜之间改变自己的人生。
想法初衷或许都是值得鼓励的,但我不提倡的,是有些年轻人,只是在寻找可以成功的捷径。
总有鸡汤说,慢慢来,不是急。
但我今天写下的文字,不是劝你慢,我让你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
如果你真的有做网红的资历,你有趣帅气,你又热衷交际,那么趁着年轻火一把,也是好事,起码体验不一样的人生。
但如果你只是想当然,又不肯做好眼下的事,那就是被外面的花花世界迷惑住了自己的双眼,这就会很糟糕。
有自己的节奏,不是要一味去追求别人都去过的生活,不是一窝蜂都要成为那个光鲜亮丽的人。
有自己的节奏,是要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然后踏踏实实去努力,去争取,去想尽办法让自己心安理得地得到这一切。
有自己的节奏,就是要去用心创造你自己的生活,有属于你自己的独家时间。
爱因斯坦说:并不是每一件算得出来的事,都有意义;也不是每一件有意义的事,都能够被算出来。
你真的很难去比较,哪种生活更加幸福。
但有一点毋容置疑,你在过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是最幸福。
哪怕真的是退一万步讲,想红有什么了不起?人人都想红,我也想红。
但你能红,这才是你的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