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本是一场旅行,每个人都在不知不觉中路过着沿途的美景。许多时候,我们匆忙间追逐着目的地,却忽视了一路的风景。
2010年秋,我实现了儿时的教师梦,满怀着一腔热血,开始了自己的教学生涯。在崎岖的教学之路上,欢乐与辛酸同行,收获与遗憾同在。
回想起来在自己实习期间,被安排到市里的一所重点小学。带我的刘老师是一名非常严格的年轻老师,她不苟言笑,上起课来却神采飞扬, 激情澎湃。她思维严谨,有章有法,教学质量一直被领导认可,我为有这样的师父感到幸运。可是一个月过去了,和我同时实习的同伴们都已经开始上课了,刘老师却始终没有提起要我讲课的事情。我有点着急,周末去书店泡了一天,写了一篇《田忌赛马》的教学设计,洋洋自得拿给刘老师看。刘老师大概猜到了我的想法,语重心长地和我说:“上课是在打硬仗,不是说写了教案就可以了,关键还要悟,要学会把教学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一趟好课,可能要磨十遍、百遍、甚至千遍,你火候不到自然就得勤加练习。”后来,她耐心地帮助我修改了教案,听完说课,遗憾的是最终没有让我来讲这节课。
我的第一次公开课是三年级的《克与千克》,当时自己兴冲冲地买了苹果,准备了硬币、电子称等,在刘老师的悉心帮助下一再修改教案、不断说课。不会忘记刘老师对我第一节课的评价。她说:“你很干练,不像是第一次上讲台的样子!”大概是这句话的鼓励,让我对今后的教学更加充满了信心,对刘老师也充满了感恩之情。
从教之后,每当自己迈向神圣的三尺讲台,面对着那一双双渴望求知的双眼,心里充满了激动和兴奋。每次课前,自己总是牟足了劲儿,认真备课,钻研教材,恨不得把自己所有知识一并送给学生。有时遇到孩子不理解或者反复出错的题目,总有一种“恨铁不成钢”的着急感和挫败感。后来在各位领导、师长的指导和帮助下摆正心态,并在不断的自我学习中认识到自己教学中的缺陷,尤其深深意识到在新课改的今天,学会探究、思考比获得结果更重要。学海无涯,教无止境。后来数年,自己一路摸索,不断取经、磨课、反思,教学开始略显成效,自己也逐渐对教学充满信心。
有人说,教书是最无趣的职业,求学十多年,转身又回到了学校去。而我想说,当了老师后,我的人生才有了不平常的意义,我的人生才开始萌发了幸福的味道。那种幸福感,来源于领导、同事对自己的热心关怀和帮助;来源于学生取得进步时的笑脸和家长的肯定;来源于自己肩负责任,却更加努力提高自我的状态。再看身边,同龄教师们把青春札根于三尺讲台而无怨无悔;中年教师们将家庭搁置一旁,而全身心地扑在教学工作上;老教师如一头黄牛埋头苦干而不知疲倦。他们就这样默默地毫无怨言地辛勤耕耘着“半亩方塘”,坚守在三尺讲台上。 他们无时不感动着我,陪伴、鞭策着我在漫长的教师生涯中一路前行。
在人类滚滚不息的历史长河中,教育是谱写不完的诗篇。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能够在职业生涯中不断学习、获得进步和帮助是一种幸福,而在教学生涯的路上所拥有的酸甜苦辣亦是一种别致的景色。
想起《在路上》里的歌词:走啦,可爱的天使,拉着小手,背着书包。那彩虹不就是你们刚走的桥吗?走啦,美丽的天使们,忘掉痛苦,学会坚强……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与这些可爱的小天使一起成长,他们可爱、认真,给我们温暖;而教师这份职业,虽责任重大,却拥有幸福、虽苦犹甜。是的,人生中,再美的风景,匆匆而过,美丽也是浮光掠影。只有停下来,慢慢地品味,细细地欣赏,才能发现最美的风景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