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其实想明白了个事儿,30岁之前呢,还是应该把重心放在怎么提高工资水平、以及适当开拓一些其他的收入来源上面(如写作赚稿费),现在毕业不到两年,手里就那点儿钱,就是雪花,根本凝不成雪球,还怎么滚?投资确实不是年轻人重点该干的事儿,但不该干是不是就不用学呢?一定要学!只有这样,等手里有雪球后,你才有能力让它滚起来,它才会越滚越大。
这几天看了不少股票投资方面的文章和书籍,我越发觉得,正确地学习股票投资,注意我说的是“正确地”,就是在学习怎么经营企业、如何评价市场、怎样应对趋势……而这里面的方法论,对生活、对工作都有一些积极的影响。
我注意到很多投资人都有一个“能力圈”,以前我以为,可能就是他认识某家公司的高管,能打探一些内幕消息,这个公司就自然而然便属于自己的“能力圈”了。真是图样图森破。
巴菲特曾经说过:“你不必像很多专家一样同时研究许多家公司,相反的你要做的只是选择少数几家在你能力范围之内的公司就好,能力范围的大小并不重要,要紧的是你要很清楚自己的能力范围。”
这就是“能力圈”,而这个能力范围,是要清楚哪些方面呢?二元思考曾在其发的帖子中,列举出一些:
公司是干什么的?管理情况?竞争地位?……这是公司层面。
套利?安全边际?价格与价值?亚当斯密与凯恩斯?……这是市场层面。
如何从财报中知道公司值多少钱?盈利模式?内在价值、账面价值和市场价格?……这是会计层面。
你还需要掌握金融产品知识、懂得兼并与收购意味着什么……
这当然不是全部!但你我都已经发现,要学投资,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太多!它的确难,但在这个过程中,你一定会get到一些有用的技能、领悟到一些有效的思路、更了解一些趋势、更理解一些未知。还有一个好处,它会让你更懂你。
于此我觉得,即使你不准备踏入股市半步,有时间的话,你也应该去学习下投资知识。
至少,你不用为了许多P2P平台那10%的年化收益,每天担心他会不会跑路。
话说回来,我之前也投过几次P2P和信托产品,也会担心他们会不会出事儿,但现在已经把此类理财产品的钱都取了出来,转到基金和股票。
这里顺便再聊个观点。
高风险伴随着高收益,低风险只能享受低收益,这是句所有人都赞同的废话。
那如果想得到不高不低的收益呢?是不是该去买一些中等风险的理财产品?
我相信杠铃策略:如果你想得到中等的收益,那不应该把全部的钱投入中等收益的理财产品里,应该把大部分钱,放到低风险的理财产品中(银行定期、余额宝等),而把一小部分,投到高风险的理财产品中(股票、股票型基金)。这一小部分的比例,应该控制在,即使全部亏损,也不会对你的生活产生特别大的消极影响这个范围内。
以我自己来举例,因为现在毕业不到2年,也还没结婚,压力并不大,所以我把1/3的钱都放入股票或基金中,剩下2/3则放在了余额宝里。我还做不到“不以涨喜,不以跌悲”,有时候一天亏个几百甚至上千块钱,也会肉疼,但那是自己的判断,赔了就认栽,跟投P2P那种担心不一样,当然,行情好转扭亏为盈后,心里真是阳光灿烂。
每周1篇的投资笔记,有自己的感悟,也有摘录的一些前辈的思想,今天就写到这儿。对了,在股市中沉浮多年的老股民,无论亏盈,只要他还有一个乐观的心态,我觉得那是真正的牛逼人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