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些句子不能认真说,你出口的认真程度总和你的靠谱程度负相关,比如“梦想还是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1.
对鸡汤和情怀的怀疑和反思,已是有基本常识的人们的一种共识。
批判鸡汤的材料已相当丰富,把他们复述过来不是我的任务,也不适合最大多数普通人的生活实践。
我一直试图一把利器,劈开繁芜丛杂,直指问题本身,分辨、破解情怀和鸡汤,并指导理性地分析、行动。虽然兵器很多,但是,当考虑到大多数普通人的适手性,只剩下一把:加入概率的维度。
2.
老爹来我的小食店里突击暗访,八点半在门口转到到十点,我才开门。他问我为什么不早点开门。我对他说,之前也是九点开门的,后来人太少就改十点了。
老头气坏了:勤劳敬业的传统都让你丢光了,早点开门待客,那一个小时里,万一有人来买不就是赚吗?
我给老爹翻账单,过去九点开门的几个月里,平均10天会有两个非常早的顾客会在十点前来买甜品或主餐,我的客单价是30左右。开店以后,单空调、风扇、照明用电一项,1小时就2.5,再算上物料成本,我这10天里的1个小时已经是净亏损的,这还不包括人工费用。
我就不如把一小时用在发文章收打赏上。
所以,努力、敬业等等在概率考量之下是很苍白的字眼。
3.
有位临专业的低两届学弟,很羡慕我大学毕业独自去敦煌的经历,他一直想去西藏,但一直没有成行。
毕业后他在长沙一家私营环工企业里做了一年多,很辛苦,起点工资很低,一年多下来攒了不到一万块。辞职了想拿四五千去川藏青走一圈,洗涤心灵,找寻方向和动力,为了找一个更好的工作做准备。
当听出来他是想把旅行当成促进他眼下职业生涯的助力时,一直很赞成用旅行增加阅历的我,给他投了反对票。
不否认西藏洗涤之旅给未来工作带来可能的巨大帮助,但这种可能性,只能说是“万一”。即便侥幸心灵提升,找到金牌工作,但技术性的工作在跳槽后的提升空间不可能太大。何况新工作拿薪一般在一个半月后了,长沙在内地的消费水平不低,早餐一碗素米粉也要五块钱了吧,租房付三押一,其他零星置办,剩下的半万,够吗?
你可以心存侥幸,但也要清楚哪里一定不行。
4.
学弟悻悻地挂了电话,我给他发了一段话:
“与其寄望于渺茫远方召唤的概率,不如增加自己心智能量的概率。我没有坚决反对你拿出四五千去西藏,但我更支持你拿出一两千,去联系,去约聊那些思路更清晰、职业发展更健康、你平常更羡慕嫉妒的同学、学长学姐,或者去拜访下你大学那些更积极入世,资源丰富的老师,或者你只是把旅行目的地从西藏改成上海。”
写到这里,我想了想,没有再继续,给他发了过去,我知道,再写下去,极可能是从一种情怀跌入另一种情怀。
但愿他能理解。
无论鸡汤和情怀是来自外界还是自我,我们一定要在这里加入概率的维度:1.厘清运气和不可能之间的比例,2.增加自身的可能,3.在最贴近问题核心的地方努力。
但愿大家都有了这件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