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各大书籍都提倡大家“改变自己”,很多人也为此着迷不已。看看各大百万畅销书里,成功励志类里,几乎大部分都与“改变自己”有关。那么,改变自己为什么会那么迷人呢?
答案或许是,改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果人们可以轻易地改变自己,或许也就不会特意“期待改变”了。
最近,在我读到《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很奇特的观点。
有些人,能不能够改变,或许从一早就决定了。
书中给出了一个例子:有一个多年躲在自己房间闭门不出的男子,很想要能够出门,像一个正常人一样有一份工作。但,他只要一出房门便会心悸不已、手脚发抖,已经到了十分严重的地步。因此,对于他来说,即使想改变现在这种情况,也很难实现。
大家不妨想想,他为什么没办法走出去呢?
大部分人可能会想:可能是因为与父母关系不好?亦或是在学校、职场中受到了欺辱而留下了心灵创伤?不然就是太娇生惯养了吧……
以上这些都是从原因→结果的解释。大家不自觉地就会认为“现在的他(结果)”是由“过去发生的事情(原因)”所决定。
如果一味地关注过去的原因,企图仅仅依靠原因去解释事物,那么,最终我们会得出这样的结论:
“我们的现在甚至未来全部由过去的事情所决定,而且根本无法改变“这些过去发生的事情”
小的时候,我们很多时候是脆弱无力的,没办法选择自己的出身,没办法选择去哪所学校读书,认识哪些同学,遇见哪些老师。又因为周遭的种种原因,可能导致自己的性格变得奇奇怪怪。在职场中不受重视,做着平平的工作……
如果你这么认为:“是过去决定了现在的我。”按照这个思路,那么,我们是没办法改变自己的。
那么,过去和现在、甚至未来到底是什么关系呢?
在书中,提出了“原因论”以及“目的论”。
原因论,即我们上述所说的,因为以前发生了一些事情,所以导致我们现在如何如何。
这是不是听起来十分的平常?因为小时候不爱讲话,所以我现在朋友很少。
因为父母离异,我十分缺乏安全感。因为……所以……
而“目的论”,给了我深深地震撼。
“任何经历本身并不是成功或失败的原因。我们并非因为自身经历中的刺激——所谓的心理创伤——而痛苦,事实上我们会从经历中发现符合自己目的的因素。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
决定我们自己的不是“经验本身”而是“赋予经验的意义”。但并不是说遭遇大的灾害或者幼年受到虐待之类的事件对人格形成毫无影响。相反,影响会很大,但关键的是,经历本身不会决定什么。我们给过去的经历“赋予了什么样的意义”,这就直接决定了我们的生活。人生不是由别人赋予的,而是由自己选择的,是自己选择了自己如何去生活。
如果你真正明白了上面的文字,或许你会明白,为什么“原因论”让人无法去改变。
因为如果你认为过去决定了现在,那么“过去”无法改变,自然,你的现在也是没办法由自己掌握的。
相反,如果你真想改变自己,不妨试试“目的论”。正是因为通过这个说法,你会发现,生活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你内向,但是你认为内向不一定是坏事,内向并不是不能拥有完美的人际关系的原因;你小时候学习不好,但你认为是因为没有花心思在学习上都去打游戏了,而不是自己“学习能力不行”;你失恋了,但你认为并不是因为自己“不值得被爱”,而是因为对方太任性了。
事情发生了无法改变,但是我们可以改变的是对待事情的态度,赋予事情的意义。若你真的这样做了,或许,你会发现,世界变得开阔了许多。
改变自己,从你的想法开始。
—END——
我是高逸,在路上,和你一起进步。
你的点赞和关注,就是对我的最大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