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一辈子
真真是超长的一章,自认为一目十行的自己硬是读了一个半小时才读完这一章。一个半小时什么概念呢,是我之前从阅读,构思,写文然后给一些书友点赞的所有要用的时间的加和。🧐不过细细一想,“我这一辈子”这一章是写了作者的一生。而我用了一个半小时走过了文章主人公的一生,又觉得时间不长,我该知足了。🤣
我有用,我热心,我爱给人家帮忙,但是不幸而事情没办到好处,或者想不到的扎手,我不着急,也不动气,因为我心中有个空儿。这个空儿会教我在极热心的时候冷静,极欢喜的时候有点悲哀,我的笑常常和泪碰在一处,而分不清哪个是哪个。
主人公的妻子莫名跟别人跑了,适合主人公最好的兄弟。主人公因为此事,有了心理阴影。但是曾经学徒的经历,使他冷静了下来。可以算是主人公的第一次成长。他变得不再张狂,学会了客观的评价自己,也不在以自己为中心。变得谨慎小心,没有了往日的自信,多了更多的沉稳与冷静。
放弃了手艺,没什么可惜;可是这么放弃了手艺,我也不会感谢“那”回事儿!
记得有一期《奇葩说》里,马东说了一句话: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终究会原谅那些曾经伤害过我们的人。蔡康永随即补充道:那不是原谅,那是算了。不是我不记恨,不是我不在意,不是我全然忘记了,是每当心里隐隐作痛难以忍受时我只能告诉自己算了。”伤害你的人,可从来没有想过要让你成长啊。🧐
痛苦就是痛苦,那种紧紧咬着牙、抓着自己的头发也要站起来的坚强和勇敢,才是财富。
当兵有发邪财的机会,当巡警是穷而文明一辈子;穷得要命,文明得稀松!
满满的讽刺,主人公宁愿守着已经崩塌的文明,都不肯去当兵。思想的守旧与顽固,却自认为成了崇高。他宁愿不去顺遂这混沌的世道,也要坚守着内心的底线。可是他的底线是什么呢?是自认为自己读书是认识几个字的“文化人”。兵人的蛮横他做不得。还是他宁愿坚守着贫穷。也不会接受新生的事物。 可是后文中兵人的烧杀抢掠,他都是见证者,并且是沉默的助力者。
要饭的花子有时不饿也弯着腰,假充饿了三天三夜;反之,巡警却不饱也得鼓起肚皮,假装刚吃完三大碗鸡丝面似的。
在外人看来,他们只不过是被骂得臭巡警。是主人公在没有从事巡警这个职业时最唾弃的职业。可当主人公从事这个职业后,仍像其他的巡警一样,在外人的面前表现的无限风光。实则连温饱都不能解决。要饭的叫花子都可放下所谓的尊严,去谋求温饱的生活。而主人公吃不饱,穿不暖,却还要强向外人展示自己这个职业莫须有的优越感。
真正的危险似乎倒可以治好了胆虚,惊疑不定才是恐惧的根源
这里的主人公正值晚上值夜班,他的作用是守护这里的人的安全。可当他听到一阵阵枪声时,却先自乱了阵脚。他所做的第一件事是逃跑,在他跑到街上时,看到兵人的烧杀抢掠,他没有阻止,也没有跟着抢,就默默的看着。看着一排排商铺被抢夺一空,一栋栋建筑物被烧毁,就连普普通通的老百姓都跟在兵人的后面。看兵人们抢夺完一个店铺后,蜂拥而上,去抢夺剩下的东西。一座城市在黑夜的笼罩下。发生了这样令人不可思议的场景。
哼!我还笑,笑我这一辈的聪明本事,笑这出奇不公平的世界,希望等我笑到末一声,这世界就换个样儿吧!
主人公这一辈子,不公、苦难,没有大起,却有无数次大落,勤恳一生却不能善终,令人唏嘘,他不算好人,却也不坏。或许这就是那个时代大多数人的结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