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布楚条约》的签定
墨尔根至雅克萨的这条驿站驿路,见证了两次的雅克萨之战,见证了行军的脚步、辎重,已经守护国土将士们的决心,这些都印记在这条穿越崇山峻岭的山路上。而在1684年,更是见证了《尼布楚条约》的签定。也正是这份相对较为公平的条约,为清朝东北边陲带来了150年的安静。
雅克萨之战结束后,中俄两国准备以和平方式进行谈判。用今天的眼光来回顾这场谈判,可以看出,《尼布楚条约》之所以能够顺利签约,更深层次的原因是清廷和沙俄这两个国家都各自面临的危机和挑战。
在清政府方面,西北地区准噶尔的噶尔丹蠢蠢欲动,与沙俄为了各自的利益相互勾结,伺机侵占喀尔喀的土地牧场,导致西北地区局势动荡。康熙皇帝为了避免西北、东北两线作战,势必希望早日结束东北与沙俄的战争,让这里安静下来,以便腾出手来安定噶尔丹叛乱。
同样的,在沙俄政府方面,索菲亚公主正和彼得大帝为了权力相互争斗,他们需要巩固各自的权力和地位。同时,沙俄为了吞并克里米亚汗国,夺取出海口,正在拉拢波兰,准备对土耳其发动一次新的战争。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沙俄政府也想通过谈判解决边境争端。沙俄政府成立的谈判使团首席全权大使,是御前大臣费奥多尔·阿列克谢耶维奇·戈洛文。此人出身贵族世家,其祖父老戈洛文曾任第一任雅库茨克督军。在谈判前,不甘心失败的沙俄政府指示戈洛文,让他在谈判时虚张声势,应先向清政府宣布沙俄政府已下令向达斡尔地区运送“无数强有力的军队以及大量武器弹药。”又颠倒黑白,把自己打扮成“受害者”,而清政府为“侵略者”,妄图把两次雅克萨之战的责任归罪于清政府。并指示戈洛文,谈判中最高要求是以黑龙江为界,占领黑龙江整个北岸。如若达不到这个要求,则退一步以布列亚河(即牛满河)或结雅河(即精奇里江)为界,占领黑龙江中游北岸。如若再达不到要求,则以阿尔巴津(即雅克萨)为界,但要在牛满河和精奇里江保留中俄两国共同的渔猎场。如果连这个条件都不能接受,则“即试图签定协定,然后准备战争。”种种诸端,露出了沙俄军事侵略和外交谈判的两手策略。
清政府方面,康熙皇帝十分重视此次谈判,亲自指派领侍卫大臣索额图、都统一等公佟国纲及尚书阿喇尼、左都御使马齐、护军统领马喇等组成谈判使团。使团临行前,康熙皇帝指示索额图:“尼布楚、雅克萨、黑龙江上下,及通此之一河一溪,皆我所属之地,不可少弃之于俄罗斯。”
1688年5月,使团第一次赶往谈判地点——楞格斯克,但因噶尔丹叛乱而被迫返回。直到1689年6月13日,使团第二次长途跋涉历经千辛万苦,才在7月31日赶到重新制定的谈判地点——尼布楚,并于8月份开始准备谈判。但狡诈的戈洛文,借口清兵大营距谈判地点太近,以此为借口推延谈判日期,也借此想给清朝使团来个下马威。这里也反映出沙俄政府虽然在雅克萨战败后,并不想轻易放弃侵占的结果,仍然妄想着通过谈判取得黑龙江以北的全部或一部分领土。但眼前的形式也让沙俄政府意识到,如果坚持吞并黑龙江流域,势必遭到清朝的拒绝,甚至再起争端。为了避免冲突,并将沙俄在中国东北的利益最大化,可以暂时放弃对黑龙江流域的侵略。
8月22日,双方谈判正式开始。果然,第一天的谈判中,俄方就抛出第一个方案:以阿穆尔河(即黑龙江)一直到鄂霍茨克海为两国边界,阿穆尔河左岸属于俄国,右岸属于中方。对于这个荒谬的方案,索额图断然拒绝,指出里雅那河(即勒拿河)原系我疆界,黑龙江流域的贝加尔湖以东从来都是中国的领土,因而提出以勒拿河和贝加尔湖作为中俄国界。
对于这两个提出的方案,双方激烈争辩,直到夜幕降临时才休会。第一天的谈判,双方都未亮出底牌,反复旁敲侧击,试探彼此的签约底线。
在8月23 日,双方进行第二次谈判。这次戈洛文仍旧提出原有的方案,甚至提出让中方赔偿因雅克萨战争而给俄方造成的损失,并将全部俘虏和叛变人员交予俄方。对于戈洛文的无理要求,索额图据理力争,列举俄方侵占黑龙江流域的暴行及给当地人民造成的灾难。双方各不相让,最后不欢而散。索额图回到驻地后,遂令拆除部分帐篷,做出准备撤离的样子。果然,此举在一定程度上让戈洛文不敢再狮子大开口,漫天要价。
8月24日,双方代表不再面对面谈判,而是互派信使传递信息。戈洛文见中方反对他的划界方案,就一边继续反对中方的建议,一边采取欲擒故纵之法,宣称休会,并让两国代表签署散会声明书,但遭到索额图的拒绝。戈洛文一计不成,又想出一计,下令增派300名俄国火枪手,加强尼布楚城防,同时送信给雅克萨的哥萨克士兵,命其备战并抢收庄稼,做出军事对抗的准备。
26日,索额图为促成谈判,通知戈洛文,中方可以让步,即以格尔必齐河为界。但中方的让步却让戈洛文得寸进尺,依旧不愿放弃雅克萨。这让索额图意识到戈洛文的贪婪之心,于是决定采取强硬办法。他下令对岸沿江待命的清军渡河,一面封锁尼布楚,一面出兵500人重新围困雅克萨,并将城外的庄稼全部毁掉。
索额图的这一举动,彻底打碎了戈洛文的贪婪之心,使他意识到中方不是软弱可欺的,便放弃了他的诡计,当夜派人到中方营地,要求重新谈判。双方经过多番讨价还价,激烈争辩,终于在1689年9月7日签署了《中俄尼布楚议界条约》和《黑龙江界约》。条约中明确规定雅克萨属于中国,规定中俄两国东段边界以外兴安岭至海、格尔必齐河和额尔古纳河为界,凡岭南一带土地和流入黑龙江的河川,全属于中国;岭北一带土地和河流,属于俄国。
《尼布楚条约》中,令人遗憾的,是沙俄政府通过该条约,把原本属于中国的贝加尔湖以东尼布楚一带纳入其版图,并获得重大的通商利益。
至此,《尼布楚条约》让“黑龙江上下,及通此江之一河一溪”,皆属于中国,也让黑龙江变成了中国的内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