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会成本
——有舍有得,对比得失
成本昂贵:要美人失江山
唐玄宗开创了开元盛世,他眼光精准,量才任官,根据时代需求选拔贤才;他精简机构,裁减冗员,提高效率,同时节省支出;他确立严格的考核制度,加强对地方官吏的管理,一时间国富民安,万国来朝,使唐朝达到极盛。
然而,在美人与江山之间,他选择了"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的"的美人,从而冷落了江山,付出的代价就昂贵到失去江山,断送了这繁华一时的盛唐。机会成本可谓大矣!
鱼与熊掌:有舍有得比得失
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鱼与熊掌”"生与义"是我们生命中经常遇到的两难选择。
简言之,想名又想利;想做官的权势又想不做官的潇洒自由。在我们必须做出选择时,我们就失去了享受另一种东西的权利与机会。
选择之所以难,难在那不可得兼的东西都是“我所欲也”,难在自己无法预料所放弃的事物能带来的机遇是什么。我们去完成一件事或选择时,必须有所放弃,也就是得到的同时也必定有失去。
小故事大道理
我们在选择时所放弃的机会,亦即当把一定的经济资源用于生产某种产品时放弃的另一些产品生产上的最大收益。在经济学中我们把它称为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存在的前提是什么呢?第一,在事情的决策时具有不同的解决方案,而所有的方案,成本不同,这些成本包括时间,精力,物力,财力等,而机会成本便是没有被选中的方案所代表的成本;第二,机会成本是在自己选择方案中排第二位的选择,它的被选择仅仅次于你所选择的方案;同时机会成本有其存在的必要性,那就是作为参照标准,来客观反映选择的合理性,即现实收益与机会成本之间的对比。
机会成本的价值多少取决于我们自身的选择,自己的偏好对选择有巨大的影响作用。
经济连线生活
生活中我们时时刻刻面临选择。塞缪尔森说过,在存在稀缺的世界上,选择一种东西意味着需要放弃其他的东西,一项选择的机会成本,是相应的所放弃的物品或者劳务的价值。高考报志愿时我们纠结,因为如果不能很好地预测自己成绩所能争取到的最好学校,那付出的机会成本将大大增加。我们选择的目的是努力把效用发挥到最大,让收益大于付出的机会成本。
我们如何让自己选择所产生的效用最大呢?
第一,有舍才有得。选择时做好对比,以及综合分析,预算所有的成本,进行分析。
第二,理智的付出与选择。排除外界不必要的干扰,正如唐玄宗的选择,在未得到天下时他放弃了享乐而得到了天下,在成功后,由于难抵抗的因素而迷失自我,忘记责任,失去了江山。
总之,在职场中,用最小成本获取最大收益就是成功,现实收益大于机会成本才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