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在应用中的确能起到一些辅助,但作用远没想象中大。做思维导图的教程和攻略有很多谬误,明确工具的使用边界,用起来会更得心应手。
本人导图做了几百张,林林总总各式各样都尝试过一点,初期刚会用这个工具的时候,就像是发现了快速收获知识的利器。几乎每天都用,随着时间推移,以及导图数量的增多,发现更多的时导图只扮演了一个文字记录的工作。只是把长句缩成短句,把原本在笔记上的内容,挪到了图上罢了。
这么做导图,获得的少,付出的多,而且随着时间推移,这些知识不会在脑子里融合,是死的。概念与概念之间不会产生化学反应,反而就像是小学做作业,只是把书里的一些重点内容画了重点线,然后把这些内容挪到了一张图上,除了形式本质完全没变化,典型的事倍功半。
高效读书,尤其是论述性书籍,都不是按章节按部就班读到底的,更像是用查字典 用到什么就查什么。这样知识树的内容不仅长得快,而且有自己的脉络,通过需求去获取相应的知识 是一种很效率的做法。
通常在读书的时候,我们要问的最关键的3个问题就是为什么,是什么,如何做到,往往是构成一本书的基础框架。
当然有的书框架会更多,先掌握了这种基本知识,读书的时候心理带着这些问题,就相当于大海航行上的灯塔,有了目标,就不容易淹没在作者庞大的文字海洋里。也就不容易出现边读边忘,看完连核心内容都没搞清的问题。
如万维刚的《万万没想到—— 用理工科思维理解世界》书中三部分,就分别讲了为什么我们需要理工科思维;如何利用这种思维,以及这种思维的局限性。
我们做思维导图也是同理,用导图是来发现问题,不是把作者的内容全部搬到图片上,那样做没什么意义,甚至还不如直接老老实实做笔记的效果好。
现在常见的有几种关于做思维导图的误导
为了追求好看,几乎就是直接在画画了,也就是在画的中间填充了几个目录,日后复习起来,几乎什么都想不到。
另一种相反,几乎把所有的书中重点内容全部抄到了 图上,就像小学生做作业,很辛苦的记录了很多,但这些知识在脑子里的融合程度相当低
一篇好文章,梳理逻辑,列出框架只是第一步。记录好的类比和故事,便是思维导图最大的局限,导图记录这些非常不方便。
正确的做法,可能就是像得到上每天听本书一样,先上脑图,看个大概,然后下面是读书笔记。图文搭配,才能更好理解,如果光看文字不看图,其实理解上没差多少,但是如果只看图,没有文字,那就约等于没看,一头雾水,什么都不会明白。如下
做思维导图,并不是为了好看,更有甚者 用手绘导图,一幅图有的需要几个小时,甚至半天时间,做出来的效果有些看着也是真不错,但也可能仅限于看着 不错,因为我们的目的是为了日后复盘方便,是为了快速拆出一本书,吸收
知识精髓的。那些当初花大心思画出的图案,日后可能连存在的意义都没有。这样的导图,在画上的时间一定远超对内容的付出,本末倒置。
好的故事,巧妙的类比都是我们要收集的,而发现思维导图的边界反而就能更好的用这个工具,在梳理框架的时候用导图,在记录有启发的故事时还是用传统笔记方法。
而导图的样式可以随便变化,但本质内同是做大脑的延伸。在读,写,分析的时候往往要根据一个大概的套路,迅速的往上填内容,这必定事半功倍。
最后也是重要的,如果只单纯的记录没有缝合的话,知识就不属于你。导图也要根据不同的情况也要做出相应变化,但是如果一篇文章,不产生什么心得,不与原来的知识体系产生对接的话,不管导图记录的多清楚明白,那终究只是别人的知识。
以下是范例(未必精确,但必定有效)
第19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