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巅峰是《天龙八部》,乔峰拥有一个英雄所具有的最全的素质,同样也像绝大多数英雄一样,虽“教单于折箭,六军辟易”,却也免不了想英雄一样有一个悲剧的结局。
金庸写乔峰时,最著名的莫过于聚贤庄一段和少室山大战,今天继续看《金庸传》,才知道聚贤庄里乔峰与丐帮弟兄们喝绝交酒的言外之意,那就是金庸先生在当时正想乔峰一样,经历着昔日同窗好友的反目。
那是金庸刚刚创立《明报》没多久,经过艰苦卓绝的几年奋斗,包括在两家报纸同时连载《神雕侠侣》和《雪山飞狐》,才使《明报》在报社林立的香港站稳了脚跟。
刚开始金庸曾供职十多年的《大公报》对于《明报》这个小弟兄是像自家人一样看待的。可是后来因为政见不同,两家报社,确切的说是金庸先生的曾经同事与金庸先生因为政治见解相左,而发生了不可避免的笔战。
当时金庸先生正在写乔峰。他总是把武侠小说当成副业,甚至《书剑恩仇录》原本就是工作安排,《神雕侠侣》很长时间就是为了保证《明报》销量而存在,他刻画的人物力求理想化,在那个江湖世界里不掺杂自己的事情,但是在聚贤庄时萧峰不可避免的遇到了曾经一起喝酒吃肉的丐帮兄弟,就像金庸在写时评时不可避免的与原单位产生矛盾。
曾经为《书剑恩仇录》写出开篇诗的同事,曾经对桌而坐一个宿舍的梁羽生,都主动被动的写文来攻击《明报》,金庸也不得不进行还击。
于是他设定了绝交酒这一段,萧峰喝得豪迈、杀得痛快,金庸内心的苦楚,却只能借降龙十八掌来表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