挤出各种时间,今天读完《大问题》全书,很多时候真有读到惊鸿一瞥之妙感。头脑中的很多东西越来越清晰,需再系统化深思、成文。在新网师车老师引领下,和来自全国各地的哲学大咖们切磋探讨,哲学的伟大魅力方得显现。也更加清楚今天绝大多数所谓的好老师,最多只能是个教学的技术主义者,最好只是应试的好把式,遮蔽了学科的精华,因为根源处的知识太过缺乏,学科系统思维的缺乏训练。这也正是好多名校升学率大幅提高,但学生老师却依然倦怠的深层原因。如何把分数和知识的伟大魅力都给学生,那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此事涉及学校教师高效效学习共同体的构建。
上周公开课,(尝试课堂模式的探索,预习课提高学生的前认知水平,关注高考考点,把考点帮助学生梳理到位,把学习的首次机会和权力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先去进行思维的挑战和冒险。 探究课进入实战环节,在解决问题中把知识结构化、问题化、深入化。重点是关注考法和用法,探究问题要真实贴切,研究高考命题方式,进行能力训练,并围绕知识的魅力,回到生活,并上升到理论高度,最大限度的让学生分享、展示。成为拥有学科专业思维的立体的学习者。) 同学们课堂上反馈积极主动、到位,同学们的表现超出预想,同过探究课的课堂实践,也能反馈出预习课设计的不足,预习课、探究课、测练是一个闭环,环环相扣。把不足之处形成样案,力求完善,课堂教学研究是无限深入的,最近再做整理,形成样本,并系统性成文,力求处处有依据,面面见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