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案例
在人才公园里有两个秋千,吸引了周边的很多小朋友,也包括我家的两个。
每天到这里玩耍的孩子很多,尤其是到了周末,孩子们还得排队。
看着长长的队伍,我有些却步,欣悦却坚持要排队等候。商量之后,我们决定让她来排队,我和欣晨在旁边等着。
眼看快轮到欣悦了,我走过去。
欣悦嘟囔着:“妈妈,前面的阿姨插队。”我没听清,只是摸了摸她的头。
欣悦又说了一遍:“妈妈,前面的阿姨插队。”
我说:“你一定很生气吧。”
欣悦生气地说:“对,那个阿姨居然插队。我都排了这么久。”
前面那个女人听到了欣悦的话,回过头来对着欣悦说:“哎,你不要这样说我好吗?我是让朋友帮我排的队,快轮到我了,我就进来了,好吗?”她说得理直气壮,声音和表情甚至还有点恐吓孩子的意思。
我直言不讳:“请不要用这种态度跟我的孩子说话。不管你用哪种方式排队,她确实是亲眼看到你中途直接插进来的,这是事实。对于究竟是不是朋友帮你排队的,姑且不论,这么复杂的排队方式,让一个年龄只有5岁的孩子如何理解?在她们的世界里,插队就是犯规。”那个人不再说话,等到轮到她,就带着孩子荡秋千去了。
事后,我问欣悦:“遇到刚才的情景,如果你是妈妈,宝宝跟你说有人插队,你会怎么说?”
她干脆地回答:“她们插队是她们的事情,我们做好自己就行了。”
听完欣悦的回答,我有些感动。做好自己就行!情绪界限清晰,不被外界干扰,决定自己做对的事情。5岁的她已经有了这样的价值观,真了不起!
朱教练思路讲解
孩子遭受他人的欺负,家长要不卑不亢,不惹事不怕事,给孩子力量。要想让孩子勇敢表达,父母就要重视自己的言传身教。当孩子内心有力量、被支持,就能发展出更积极、阳光的价值观。这些从小养成的处世态度,会影响孩子一生。
摘自朱艳丽老师家庭教育书籍《24小时高效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