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主义一直是基层工作的 “顽疾”。在现实中,文山会海让基层干部深陷文件与会议的 “漩涡”,过度留痕导致工作重 “迹” 不重 “绩”,督查检查考核过多过滥,使基层疲于应付。这些现象不仅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和时间,更严重挫伤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阻碍政策落实与工作推进。
《若干规定》直击要害,精准发力。针对考核体系繁琐,明确提出 “考核应当化繁为简,不搞‘千分制’”;为遏制违规借调基层干部削弱基层力量的现象,规定 “上级机关、单位原则上不得从县及以下单位借调干部” 。这些实招硬招,从源头上为基层 “松绑”。
基层是政策落实的 “最后一公里”,也是联系服务群众的 “最先一公里”。为基层减负,就是为发展聚力。减负能让基层干部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深入群众,了解群众的急难愁盼,切实解决实际问题;能让基层干部轻装上阵,将心思和力量集中到谋发展、抓落实上,释放基层创新创造活力。
当然,形式主义积弊已久,整治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各地区各部门必须严格执行《若干规定》,常抓不懈,久久为功。通过持续整治,让基层干部真正从形式主义的束缚中解脱出来,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基层动力 。